字好书
江上雨中

《江上雨中》

时间: 2025-05-02 08:00:37

诗句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

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37

江上雨中

作者: 高启 〔明代〕

原文展示:

江涨随沤欲到门,湿云依树易黄昏。幽居常日无来客,何况萧萧雨满村。

白话文翻译:

江水上涨,随潮水的涌动快要漫到我的门口,湿润的云彩依附在树上,黄昏的时分更显得沉沉。幽静的居所平日里没有来客,更何况在这萧萧细雨中,整个村庄都显得寂静无声。

注释:

  • 江涨:江水上涨。
  • 随沤:随潮水的涌动,沤是水波的意思。
  • 湿云:湿润的云。
  • 易黄昏:即将进入黄昏,易指容易、将近。
  • 幽居:宁静的居所。
  • 萧萧雨:细雨纷纷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季畅,号山人,明代初期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有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江南地区,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江边情景,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他在幽静环境中的孤独心境。

诗歌鉴赏:

《江上雨中》是一首描绘江边雨景的诗,从江水的涨落到雨中的村庄,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感悟力。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江水上涨和湿润的云彩,营造出一种紧迫而又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滞。第二联“幽居常日无来客”,则将诗人的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环境中,平日的宁静被雨声打破,诗人感受到一种更深的孤寂与无奈。最后“何况萧萧雨满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的感觉,雨声和空旷的村庄构成了一幅寂寞的画面,令人感到心中的惆怅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涨随沤欲到门:描绘江水上涨,快要淹到门口,暗示天气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2. 湿云依树易黄昏:湿润的云彩依附在树上,说明天色渐晚,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幽居常日无来客:在这幽静的居所,平常就没有访客,表现出诗人的孤独。
  4. 何况萧萧雨满村:更何况此时雨声淅沥,更加衬托出村庄的寂静与冷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江涨随沤”和“湿云依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湿云依树,给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感。
  • 意象:江水、湿云、黄昏、雨声等意象交织,形成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江边雨景,展现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对自然的敏感,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湿云:代表着情感的沉重与压抑。
  • 黄昏:象征生命的晚期与孤独感。
  • 雨声:传达出一种细腻而又忧伤的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涨随沤”的意思是: a) 江水平静 b) 江水上涨 c) 江水退去

  2. “湿云依树”的意象主要表达的是: a) 花的美丽 b) 幽静的氛围 c) 雨的轻快

  3. 诗人通过描绘的自然景象想要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江水上涨
  2. b) 幽静的氛围
  3.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高启的《江上雨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注重意境的开阔与情感的深沉,而高启则突出孤独与细腻的观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登郢州城楼) 减字木兰花(梅) 清平乐 金蕉叶 金蕉叶 金蕉叶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加官脸 蒲节 司空眼惯 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包含觑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嗔色 望衡对宇 页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随事制宜 轻才好施 倒街卧巷 目成心授 严家饿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