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4:12
苏武慢 其三
作者: 蔡伸 〔宋代〕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
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
天际孤帆难驻,柳外香軿望断,云雨各西东。
回首重城远,楼观暮烟中。
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
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
月下一樽芳酒,凭阑几曲清歌,别后少人同。
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
相遇并非草率,离别的时刻又太匆忙。
我披着征战的皮裘,泪水浸湿了衣襟,眼中怯怯地对抗着酸楚的寒风。
天边的孤舟难以停留,柳外的香车已望断,云雨各自向西和向东飘去。
回首远望重重城墙,楼观在暮色的烟雾中隐约可见。
心中黯然销魂,回想往事,已然化为虚空。
东郊的美景,归途骑马踏着残留的花瓣。
月下独饮一樽芳醇的酒,凭栏吟唱几曲清歌,别后却少有人相伴。
不禁问那桃花般的脸庞,她微笑又是为谁?
作者介绍:蔡伸,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词风格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洞察,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本词作于徽宗时期,正值社会变迁、战乱频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伤感与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苏武慢 其三》以离别的情景为背景,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对往事的追忆。开篇即以“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引入,表达了对短暂相聚的遗憾与对匆匆离别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波动,尤其是“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生动地刻画了因离别而流下的泪水和心中的怯懦。
随后,诗人用“天际孤帆难驻”与“柳外香軿望断”的对比,强调了时间与空间的无情,孤舟难以停留,香车已望断,仿佛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别离的痛苦。最后,诗人在月下饮酒吟唱,与旧友的回忆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孤独的美感。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渗透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词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例如,“桃花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生动而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短暂相聚的珍惜与对离别的伤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征裘”指的是:
A. 战袍
B. 皮衣
C. 酒杯
D. 书信
“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幸福
“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盛开的花
B. 凋零的花瓣
C. 美丽的景色
D. 红色的衣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