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0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07:56
虫唯蜻蛚类,近渐实知时。
露重哦寒晓,更深揽夜思。
堂中讥晋什,床下诵幽诗。
唧唧俱成咏,何曾撚断髭。
这虫儿只有蜻蛉一类,渐渐地我能真正理解时节。
清晨露重,寒意浓厚,我在更深的夜里思索。
在堂中讥讽晋朝的诗篇,床下默诵那些幽静的诗句。
唧唧的虫鸣也能成为诗歌,何曾放下那长长的胡须。
史浩(约960年-约1030年),字子游,号青溪,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诗人思索时节变化与自我情感的时期,反映出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以及对文人雅趣的追求。
《蛩吟得时字》是一首通过虫鸣声引发的思绪之作,诗中描绘了虫类的孤独和对时节变化的敏锐感知。第一句以“虫唯蜻蛚类”开篇,直接切入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虫鸣声的关注,蜻蛉虫的鸣叫在清晨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暗示着自然界的一种孤独感。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季节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露重哦寒晓”的描写中,寒冷的晨露与虫鸣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诗人的思索。
“堂中讥晋什,床下诵幽诗”则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对古文的批评与对优雅诗句的品味,表现出一种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与雅致。诗的最后一句“何曾撚断髭”则以幽默的口吻回归到个人情感,暗示着对生活的坚持与不舍。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还隐含着对文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中的“虫唯蜻蛚类”是指哪类虫子?
A. 蝉
B. 蜻蛉
C. 蚂蚁
D. 蚊子
诗人在哪个时间段思考更深?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D. 深夜
“堂中讥晋什”中,诗人对晋朝的诗作持什么态度?
A. 赞美
B. 讽刺
C. 无所谓
D. 忘记
可以将《蛩吟得时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李白》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自然描写、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上的异同。李白的诗以豪放著称,而史浩的诗则更显细腻,体现出不同风格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