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8
雪消得寒字
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
见睍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檐如下雨,槁涧忽鸣湍。
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雪已经消融,寒意也减轻。
万里晴空,阳光已高升到三竿。
看到潜藏的足迹,却没有风,显得格外寒冷。
晴朗的屋檐下,仿佛下起了雨,
干涸的溪涧里,突然传来了流水的声响。
渐渐感到山河恢复了生机,这才明白世界是如此宽广。
“万里”与“爱日”是描绘自然景象的常用词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自然景象的描写具有典型的诗歌意境。
史浩,字惟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雪融之时,春回大地,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复苏,表达了对大自然变化的喜爱和对宽广世界的领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雪融春回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同云收万里”,描绘出一幅辽阔的晴空,给人一种清新而开阔的感觉。接下来的“爱日已三竿”,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阳光的明媚,象征着新的生命力的回归。接着,诗人观察到周围的细微变化,“见睍将潜迹”,暗示了大自然的复苏,虽然没有风,却让人感受到一丝寒意,这种反差更让人对春天的期待加深。
“晴檐如下雨”,形象地表达了阳光照耀下的雨滴似乎在屋檐上晶莹剔透,而“槁涧忽鸣湍”则让人感受到溪水的声响打破了冬日的寂静,展现出生命的重新涌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渐渐意识到自然的恢复,领悟到世界的广阔,这种从细微到宏观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复苏的赞美,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诗中“同云收万里”中的“云”指什么?
A. 雾
B. 天空
C. 乌云
D. 太阳
“爱日已三竿”中的“爱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阳光的喜爱
C. 对雨水的渴望
D. 对夜晚的向往
诗歌最后两句“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悟?
A. 对自然的无情
B. 对生命的无奈
C. 对世界的宽广与自然的复苏的感悟
D. 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