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时间: 2025-05-07 23:32:49

诗句

六十功名叹劫灰,岁时人事两相催。

思归梓里心如醉,忆别黄堂首重回。

圣世自知容懒散,清时谁谓弃庸才。

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2:49

原文展示: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作者:王粹 〔明代〕

六十功名叹劫灰,岁时人事两相催。
思归梓里心如醉,忆别黄堂首重回。
圣世自知容懒散,清时谁谓弃庸才。
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功名的感慨。六十岁的年纪,曾经的功名如同劫灰般消逝,岁月和人事的变迁不断催促着他回归故里。他的心情如醉般渴望回到故乡,回忆起昔日离别时的情景。在这个明圣之世,他自知懒散,而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又有谁会认为他放弃了才华呢?关心世俗的事物不如忘却一切,回到故乡的榕树阴下,悠然自得地钓鱼。

注释:

  • 劫灰:指遭遇劫难后一切都化为灰烬,喻指功名的无常。
  • 岁时人事:指时间的流逝和人生中的种种事务。
  • 梓里:故乡,梓树是古代的象征,多用以表示归乡之情。
  • 黄堂:指黄堂,是古代的家族或族谱的象征,表示与故乡的联系。
  • 圣世:指太平盛世。
  • 庸才:指平庸的人才。
  • 忘机:指忘却世俗的纷扰,心境清明。
  • 榕阴:榕树的阴凉处,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钓台:指钓鱼的地方,象征安逸和恬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粹,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较少被广泛知晓,但其诗作中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寄托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是在诗人离任后,感慨功名与人生的作品。王粹在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后,面对年华的流逝和对故土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诗,反映出明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对故乡深切的思恋。开篇以“六十功名叹劫灰”引入,直接触及了人生的无常,令人思考功名的真正意义。岁月如梭,时光催人,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匆匆,让人倍感珍惜。

接下来的“思归梓里心如醉,忆别黄堂首重回”中,诗人描绘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昔日的怀念,生动地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牵挂。诗中提到的“圣世自知容懒散”,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价值和社会对他的期望。

最后两句“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展现了诗人对安宁、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态度。通过钓鱼的意象,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享受恬静的生活,体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放下。

整首诗字句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王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六十功名叹劫灰:年过六十,曾经的荣华富贵如同被劫夺后化为灰烬,感慨功名的无常。
  2. 岁时人事两相催:时间和人生的变迁相互催促,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动。
  3. 思归梓里心如醉: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如醉般强烈,情感深沉。
  4. 忆别黄堂首重回:回忆起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的眷恋。
  5. 圣世自知容懒散:在太平盛世中,诗人自知对生活的懒散态度。
  6. 清时谁谓弃庸才:在清明的时代,谁又会认为他放弃了才华呢?
  7. 关心争似忘机好:对世俗的关心不如忘却一切更好,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
  8. 归去榕阴卧钓台:归乡后在榕树阴下享受闲适的钓鱼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劫灰”比喻功名的无常。
  • 对仗:如“岁时人事”与“思归梓里”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如“心如醉”表现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 象征:榕阴和钓台象征着闲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功名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渗透着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功名:象征着社会地位与个人成就。
  • 梓里:象征故乡,表达出深切的思念。
  • 黄堂:古代家族的象征,承载着人情世故和历史记忆。
  • 榕阴:象征自然与宁静,表现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钓台: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传达出对世俗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粹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劫灰”是指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功名的无常
    C. 自然的景色
    D. 友情的珍贵

  3. “归去榕阴卧钓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忙碌
    B. 安逸
    C. 忧伤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王之涣: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
  • 《静夜思》 by 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与夜晚的静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前者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结合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两首诗虽风格不同,但均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殡词 内中偶述 土城(以下皇甫氏刊《外集》) 十六夜月 沅溪潘进士在长安逆旅中见庭下山丹花诘其主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 偶述 过乔侍郎省中因怀献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讹索 黑漆皮灯笼 阿姥 乛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引鬼上门 总角相交 耳刀旁的字 鹤骨松筋 坚壁清野 持论公允 邻里乡党 依人作嫁 赤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