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2:49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
作者:王粹 〔明代〕
六十功名叹劫灰,岁时人事两相催。
思归梓里心如醉,忆别黄堂首重回。
圣世自知容懒散,清时谁谓弃庸才。
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功名的感慨。六十岁的年纪,曾经的功名如同劫灰般消逝,岁月和人事的变迁不断催促着他回归故里。他的心情如醉般渴望回到故乡,回忆起昔日离别时的情景。在这个明圣之世,他自知懒散,而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又有谁会认为他放弃了才华呢?关心世俗的事物不如忘却一切,回到故乡的榕树阴下,悠然自得地钓鱼。
王粹,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较少被广泛知晓,但其诗作中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寄托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解任上马太守 其三》是在诗人离任后,感慨功名与人生的作品。王粹在经历了仕途的波折后,面对年华的流逝和对故土的思念,写下了这首诗,反映出明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对故乡深切的思恋。开篇以“六十功名叹劫灰”引入,直接触及了人生的无常,令人思考功名的真正意义。岁月如梭,时光催人,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匆匆,让人倍感珍惜。
接下来的“思归梓里心如醉,忆别黄堂首重回”中,诗人描绘了对故乡的渴望与对昔日的怀念,生动地表现了他对故土的牵挂。诗中提到的“圣世自知容懒散”,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似乎在反思自己的价值和社会对他的期望。
最后两句“关心争似忘机好,归去榕阴卧钓台”展现了诗人对安宁、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态度。通过钓鱼的意象,诗人渴望回归自然,享受恬静的生活,体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放下。
整首诗字句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王粹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围绕功名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渗透着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粹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劫灰”是指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功名的无常
C. 自然的景色
D. 友情的珍贵
“归去榕阴卧钓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A. 忙碌
B. 安逸
C. 忧伤
D. 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