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1:32
宿无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
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
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偶尔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细细交谈着对远山的憧憬。
在深秋的夜晚,银河映照着静谧的环境,杉树与梧桐的露珠悄然滴落。
风中传来林间磬声的回响,月光下草堂的身影显得愈发迟缓。
无论坐卧,心中始终保持着禅意,浮华的生活对此一无所知。
马戴,字子仪,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作产生于马戴隐居时的生活体验,反映了他对友谊、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宿无可上人房》是一首展现隐逸生活的诗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秋夜中对自然的细腻感受。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敏感与赞美。开头两句“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珍贵,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理想的共同追求。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河汉秋深夜”与“杉梧露滴时”两幅画面,将诗人置于一个清冷而美丽的环境中,既有自然的宁静,又有生命的流动。特别是“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中,风声与磬声交织,月光与草堂的映衬,给人一种在时空中流动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最后一句“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则升华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了在繁华尘世中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和自然的歌颂,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深具禅意。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在喧嚣的尘世中,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谈,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安宁,体现了隐逸生活的哲学。
诗中提到的“息心侣”指的是什么?
A. 志同道合的朋友
B. 心灵的寄托
C. 自然的伴侣
“河汉”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山川
B. 银河
C. 潺潺流水
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
C. 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