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2:22
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
作者: 潘梅 〔明代〕
令节凭高引兴长,
半天秋色落壶觞。
茱萸亭畔濡凉露,
砧杵人间捣夕阳。
天碧纵横啼过雁,
山青悲咽乱唫螀。
不知此日龙山会,
潦倒谁如落帽狂。
在这令人在高处凭栏的节日里,心中的兴致似乎更加悠长;
半边天的秋色映照在酒壶和酒杯上。
茱萸亭旁,清凉的露水湿润了大地,
人间的捣衣声在夕阳下回荡。
天空清澈,像纵横的线条,雁阵在啼叫,
山色苍翠,似乎在悲咽,蟋蟀在喧闹。
不知道今天的龙山会有多少人来,
潦倒的人又有谁像我一样失去理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梅,明代诗人,以其细腻清丽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融入自然景观与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是潘梅在重阳节时所作,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感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复杂情绪。诗的开头,作者以“令节凭高引兴长”引入,传达了重阳节的欢乐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对长久之兴致的期待。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尤其是“半天秋色落壶觞”,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还暗示了饮酒的欢愉与短暂。
随着情感的逐渐深化,诗人回归现实,提到了“砧杵人间捣夕阳”,反映出生活的辛劳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天碧纵横啼过雁,山青悲咽乱唫螀”,通过对天与山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界的悲凉与孤寂,似乎在映衬着诗人的内心感受。
最后,诗人以“潦倒谁如落帽狂”收尾,表现出对人生无常与孤独的反思,使整首诗在欢庆的表象下,透出一丝悲伤与惆怅,令人深思。整首诗在节日的欢愉与人生的苦涩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色与氛围,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透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砧杵人间捣夕阳”中的“砧杵”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力求全面,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九日与诸僚长登茱萸亭》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