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8:54
罗浮即景
作者: 孙钦臣 〔宋代〕
巨鳌掀钓去,何代泛蓬瀛。
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
盘根争耸拔,峻岭共峥嵘。
伞盖千重出,笙竽万籁声。
望高南镇越,势远北归溟。
涧险难穷路,花多不记名。
寒流飞白练,怪石叠苍琼。
雨向山腰下,云从洞口生。
乔松随岁古,异卉逐时荣。
近逼天风冷,遥瞻海日明。
淡烟轻纠素,修蔓密垂缨。
泉涌知无尽,崖危讶欲倾。
深沈宜造化,顷刻变阴晴。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
更寻应有分,再到已忘情。
但恐看难遍,须知画不成。
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
这首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巨鳌翻动着钓鱼,哪个时代的人曾在这里泛舟?百里风光积聚,晨香四溢。根盘错节的树木高耸入云,雄伟的山峦相互辉映。伞盖般的山峰层层叠叠,音乐声如笙竽般悠扬。遥望南方的镇子,北方的归路延绵不绝。险峻的山涧道路难以穷尽,鲜花多到无法记得名字。寒流像白练飞舞,怪石堆叠如苍玉。雨水洒在山腰,云雾在洞口升起。古老的乔松随岁月而长,异样的花卉应时而荣。微风逼近,寒意袭来,远远望见海上的阳光。淡淡的烟雾轻轻缠绕,细细的藤蔓密密垂下。泉水涌流似乎无尽,悬崖边缘让人惊讶欲倾。深邃之地适宜造化,瞬息之间变化阴晴。游客在岩石间驻足,归来的僧人带着月光行走。再寻应有的缘分,却已忘却了情感。但恐怕难以尽览美景,须知画不成。可惜身处绝境,无法见到高官显贵。
作者介绍:孙钦臣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山水诗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孙钦臣游览罗浮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淡泊。
《罗浮即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如“巨鳌”、“寒流”、“怪石”等,构建出一种神秘而又雄伟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百里风光积,崇朝香气横”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接着,通过对山峦、涧水、花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诗中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人对“游客”和“归僧”的描写,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结尾部分提到“惜哉居绝域,不得视公卿”,表达了诗人对高官显贵生活的无奈与向往,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淡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巨鳌掀钓”的“巨鳌”指的是:
A. 一种鱼
B. 传说中的神兽
C. 一位名人
D. 一种船
诗中提到的“崇朝香气横”主要描述的是:
A. 山的高度
B. 清晨的气息
C. 花的香味
D. 河流的声音
“游客逢岩住,归僧带月行”表达了什么?
A. 游客在自然中迷失
B. 游客和僧人之间的交流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归隐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