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2:57
原文展示:
李楚老尚书挽歌词三首 其二
作者: 葛胜仲 〔宋代〕
东里推人杰,西清列从班。
裤襦康二蜀,裘带靖三关。
赤白囊无警,朱丹毂遂还。
登龙门旧贵,奕叶道家山。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推崇的人才众多,在西边清白的名声传遍四方。
穿着裤襦的康节,带着裘衣的靖节,都是二、三个关口的英杰。
红白的囊中没有警惕,朱丹的轮毂最终还是归还。
曾经在龙门高贵之地,今天却来到道家山的奕叶之下。
注释:
- 东里:指东边的人。
- 推人杰:推崇杰出的人才。
- 西清:指西边清白、正直的名声。
- 裤襦:古代一种服装,象征文士的身份。
- 康二蜀:指历史上著名的文士康节,代表才华。
- 裘带:指披风和腰带,象征身份和地位。
- 靖三关:指靖节,可能是指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 赤白囊:形容囊中物品的颜色,象征财富和地位。
- 朱丹毂:指朱丹色的轮毂,象征贵重的车辆。
- 登龙门:比喻取得成功,龙门是传说中的高贵之地。
- 道家山:指道教的圣地,象征隐逸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擅长古词及赋,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故,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李楚老尚书而作,表达对其才华和人品的敬仰,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忠诚与正直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楚老尚书的描绘,表达了对其杰出才华和高尚品德的敬仰。诗中不仅描绘了李楚老的风采,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映衬出他的卓越。开篇“东里推人杰,西清列从班”,将李楚老与其他名士相提并论,强调了他在士人中的地位。接下来的几句用“裤襦康二蜀,裘带靖三关”来描绘他所穿的衣服,暗示他是一个有身份的人物,同时也指向他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
最后几句则巧妙地将李楚老的生平与道教文化相结合,既体现了他的高贵出身,又暗示了他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堪称悼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里推人杰:在东边的人都在推崇杰出的人才,显示李楚老的声望。
- 西清列从班:在西边的清白名声也在与他相称,进一步彰显他的品德。
- 裤襦康二蜀:使用“裤襦”象征文人风范,康节的典故指向历史上的英杰。
- 裘带靖三关:暗指靖节的威望,象征着他在政界的影响力。
- 赤白囊无警:象征财富与地位的同时,暗示李楚老的无忧无虑。
- 朱丹毂遂还:描述车辆的华贵,隐喻李楚老的高贵身份。
- 登龙门旧贵:龙门象征成功与荣耀,暗示李楚老过去的辉煌。
- 奕叶道家山:道家山象征着隐逸与超脱,暗示对李楚老的怀念与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登龙门”来比喻成功,形象生动。
- 象征:不同的服饰和环境象征着作者对李楚老的尊敬与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李楚老尚书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卓越才华和高尚品德的赞美,反映了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里、西清:象征着社会的名声与地位。
- 裤襦、裘带:象征着文人的身份和风范。
- 赤白囊、朱丹毂:象征财富与地位。
- 龙门、道家山:象征着成功和超脱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裤襦”象征什么?
A. 武将的服装
B. 文人的身份
C. 商人的装束
-
“登龙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失败
B. 成功与荣耀
C. 隐逸生活
-
诗中提到的“赤白囊”指的是什么?
A. 贫穷
B. 财富与地位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饮酒,而葛胜仲则更注重对人物的细腻描写与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文学史上的葛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