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17
令子承家学,诸儒拥后尘。
无双问江夏,第一擢平津。
宣谕传黄甲,褒称对紫宸。
公师有追贲,行庆密章新。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优秀人物的追思。诗中提到他的子孙将继续承袭家学,众多儒生将追随他的足迹。他在江夏的声望无与伦比,尤其是在平津(可能指一种荣誉或地位的象征)。他的宣谕如同黄甲般广为流传,受到紫宸(即皇帝)的褒奖。公师追随他的声望,庆典活动中也能看到他留下的新篇章。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经历较少记载,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描绘人情世故与历史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某位杰出人物的悼念,可能是他的一位师友或后辈,表达了对该人物成就与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诗以追思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杰出人物的影响力和对后世的传承。首句“令子承家学”即点明了遗志的延续,说明这个人物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有所作为,值得后人学习。接下来的“诸儒拥后尘”则强调了其在众多儒生中独树一帜的地位,显示出一种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诗中“无双问江夏”更是通过地名的引用,传递了该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与独特性。再到“第一擢平津”,将其与平稳繁荣的象征联系在一起,暗示着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后两句“宣谕传黄甲,褒称对紫宸”则体现了他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成就,皇帝的褒奖不仅是对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其学问和德行的肯定,突显了这个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体的赞美,又有对文化传承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优秀人物的追思与赞美,强调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敬仰。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诸儒”指的是谁?
“宣谕传黄甲”中的“黄甲”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夏”最能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