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6:23
浣溪沙 秋闺
新月桐帘影上钩。
露寒庭院一天秋。
金风飒飒夜悠悠。
砧杵带愁敲远梦,
雁声衔恨落高楼。
碧云流断暮江幽。
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透过桐树的帘子洒下影子,露水使庭院显得寒冷,秋意浓厚。金风萧瑟,夜晚显得悠长。砧杵声带着忧愁,敲打着远方的梦境,雁声传来,带着对失去的怨恨,落在高楼之上。碧色的云彩在暮色中流动,给江水增添了几分幽静。
“金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秋天的风。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也有类似描写,表现对亲人的思念。雁声则是古人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的意象,在《离骚》中也有提及,反映了对故乡的怀念。
作者介绍:沈宜修,明代女诗人,因其出身官宦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擅长诗词。她的作品多描绘内心情感,尤其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女性在闺房中独处时的感受。秋季的萧瑟与孤独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契机,沈宜修在此诗中深刻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浣溪沙 秋闺》是一首典型的秋季抒情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通过新月和桐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静谧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愁。随着“金风飒飒”的描写,诗歌的情感逐渐加深,秋风带来的不仅是季节的转换,还有情感上的波动。
“砧杵带愁敲远梦”一句,表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对远方梦想的渴望,暗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雁声衔恨落高楼”,则通过雁声的哀怨,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感受,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的“碧云流断暮江幽”,描绘了宁静的秋江,象征着无尽的思绪与无法言说的孤独。
整首诗通过灵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思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女性在秋季夜晚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新月”象征什么?
A. 过去
B. 未来
C. 新的开始
D. 失落
“雁声衔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怨恨
C. 无所谓
D. 兴奋
诗中的“砧杵”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琐碎与劳动
B. 美好的梦想
C. 家庭的团圆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