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17:45
榆荚杨花作雪飞。
怨鹃乳燕诉春归。
夕阳巷陌旧乌衣。
题壁僧虔宜疾去,上书孟六苦多违。
五湖三亩计全非。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榆树的果荚和杨树的花绽放,仿佛纷飞的雪花。怨恨的杜鹃和幼燕在诉说春天的归来。夕阳映照下的巷陌中,久违的乌衣巷显得格外熟悉。对僧人的题字劝他快些离去,书写给孟六的信中则表达了他对多重困扰的感慨。最终,五湖三亩的生活理想在他看来都是虚幻的。
作者介绍:姚鹓雏(1891-1976),字雨田,号鹓雏,近现代诗人,因其作品在语言和意象上独具特色而受到赞誉。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反映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诗的开头通过“榆荚杨花作雪飞”,生动呈现出春天的气息,既描绘了自然的美,又暗示了生命的轮回。诗中“怨鹃乳燕诉春归”一句,通过对杜鹃鸟和幼燕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哀愁,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夕阳巷陌旧乌衣”,则通过夕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乌衣巷作为历史的象征,激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思索和依恋。最后几句转向个人情感,提及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和无奈,最后以“五湖三亩计全非”结束,显示出诗人的失落与对理想的追寻已然破灭的无奈。
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层层深入,折射出人对生命、时间与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榆荚杨花作雪飞”)、拟人(“怨鹃乳燕”),以及对仗(“五湖三亩”)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怀念,结合个人生活的困扰,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失落,流露出深沉的感伤和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榆荚杨花作雪飞”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怨鹃乳燕诉春归”中的“怨鹃”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提到的“乌衣巷”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