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1:18
黯黯秋天不肯明。窗前蟋蟀枕边听。教人感慨是鸡声。好梦都随流水逝,闲愁易在暮年生。失行孤雁正长征。
秋天阴沉沉的,不愿显露光明。窗前的蟋蟀在我枕边鸣叫。听到鸡叫声让我感慨万千。美好的梦境如流水般逝去,闲愁却容易在晚年滋生。失去方向的孤雁正在漫漫长征。
本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失行孤雁”这一意象常用来表达孤独和流浪,象征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梅绍农,现代诗人,善于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清新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作品多关注生活琐事与自然景观,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人生的晚年,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孤独的思考。
梅绍农的《浣溪沙》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深刻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黯黯秋天不肯明”引入,便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仿佛秋天的阴霾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接着,通过窗前蟋蟀的鸣叫,诗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气息。而“教人感慨是鸡声”一句,运用了听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好梦都随流水逝”则是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流水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梦境的易逝,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诗的最后两句“闲愁易在暮年生。失行孤雁正长征”则是对孤独、迷惘的深刻刻画,孤雁的意象不仅象征着失落,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无尽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将个体的孤独与自然的变化相互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孤独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哲理反思。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深入探讨了个体在时间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
“好梦都随流水逝”中,流水象征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梅绍农的《浣溪沙》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的感慨,而李清照则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柔美的思绪,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