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10
作者:文矩 〔元代〕
圣朝启文运,同轨来无方。
夫君起天关,崛起千仞翔。
修辞陋史汉,高步追黄堂。
乃祖尚书君,树立何堂堂。
昔在帝世祖,荣身事戎行。
风云一朝会,奕世传芬芳。
矧君擢高科,有业未易量。
斯文系政教,治忽慎弛张。
世岂无勇者,舍君吾何望。
勿为守铅椠,局束徒苦伤。
僦屋京城居,去君百举趾。
闻君起冠廌,僮走亦欣喜。
况当远于征,无言讫能已。
朝风号空桑,众草日披靡。
河关尚疮痍,圣度乃弘伟。
翳彼涵大休,能不怀愧耻。
艰危见臣节,维持赖风纪。
温言表遗忠,生气凛不死。
乃知烈丈夫,岂独鲁连子。
这首诗表达了对马伯庸出使关陇的祝福和对他的赞美。首句提到国家的文运昌盛,强调了国家的文化兴盛。接下来提到马伯庸的高尚品德和才能,称其如同高山一样崛起,令人敬仰。诗中提到他追随古代的贤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
接着,诗人回忆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认为马伯庸的成就将会被后人铭记。诗中流露出对马伯庸的期待,认为他有能力治理国家,推进教育与政务。诗人感叹世上并非没有勇者,然而在他心中,马伯庸是最值得寄托希望的人。
此外,诗中还提到马伯庸在京城的生活,表达了对他前途的喜悦与期待。随着马伯庸的征途将远,诗人用情感充沛的语言表达了对他远行的祝福与关心。
最后,诗人强调了在艰难时刻,真正的忠臣会展现出英勇和毅力,表明了对马伯庸忠诚和英勇气概的认可。
作者介绍:文矩是元代的诗人,主要以其古典诗词闻名,作品多以豪放大气、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理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国家需要人才之时。马伯庸被派遣出使关陇,诗人以此为契机,表达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开篇提及圣朝的文运,通过对马伯庸的赞美,展现了一个理想的文士形象,体现了文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和对仗,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美妙,情感上也显得丰富而深刻。
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马伯庸的美好期许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尤其在提到“世岂无勇者,舍君吾何望”时,诗人将希望寄托于马伯庸身上,表达了对他的信任与期许。诗的结尾则回归到对忠臣的赞美,强调了真正的勇气与忠诚在艰难时刻的价值,使整首诗充满了激昂的情感与深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马伯庸的赞美与祝福,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反映出对忠臣节操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文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夫君”指的是谁?
“世岂无勇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但更侧重于友谊的深厚,而文矩的这首诗则更加集中于对国家和社会责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