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 其一

《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6:45:10

诗句

千秋北固旧知名,想见禅房掩昼扃。

坐上休论失匕箸,定中那复骇雷霆。

图书遮榻青灯暗,钟鼓喧江白浪腥。

天外楼台近浮玉,与谁飞锡过南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5:10

原文展示

千秋北固旧知名,
想见禅房掩昼扃。
坐上休论失匕箸,
定中那复骇雷霆。
图书遮榻青灯暗,
钟鼓喧江白浪腥。
天外楼台近浮玉,
与谁飞锡过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景致和对往昔的思念。北固山在千秋前以其名声显赫,想必能想见那禅房的门在白昼时分紧闭着。我在这里坐着,不想再谈失去的匕首和筷子,心中却仍然感到如雷霆般的震撼。书籍在暗淡的青灯下覆盖着桌子,钟声和鼓声在江面上喧嚣,白色的浪花带着腥味。天边的楼台仿佛近在眼前,像浮动的玉石,不知与谁一起飞去南方。

注释

  • 北固:指北固山,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 禅房:指寺庙中的禅房,禅宗的修行场所。
  • 匕箸:匕首和筷子,这里可能用以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失落。
  • 图书:书籍,这里指诗人所读的书籍。
  • 钟鼓:寺庙中用于祈福和祭祀的乐器。
  • 浮玉:形容楼台的华美,似乎浮在空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安静的午后,诗人怀念过去的岁月,探讨生命的无常和内心的平静。诗中通过北固山的描绘,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禅宗智慧的追求。

诗歌鉴赏

在《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中的第一首,吴则礼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心灵安宁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千秋北固旧知名”,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北固山作为文化象征的存在,引发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接着提到的“禅房掩昼扃”,暗示了一种宁静和隐秘的氛围,令人联想到内心的平静与对禅意的向往。

诗中“坐上休论失匕箸,定中那复骇雷霆”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超然态度。匕首和筷子的失落,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微失误和无常,而“骇雷霆”则反映出内心的震撼与感慨,展示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后面的意象如“图书遮榻青灯暗”和“钟鼓喧江白浪腥”,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喧闹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却又略显沉重的场景。最后两句“天外楼台近浮玉,与谁飞锡过南”,不仅描绘了美好的理想境界,也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秋北固旧知名:北固山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诗人以此引入,强调历史的厚重。
  2. 想见禅房掩昼扃:想象那禅房在白昼紧闭,暗示宁静与隐秘的修行场所。
  3. 坐上休论失匕箸:在此安静地坐着,不再讨论生活中的琐事和失去的东西。
  4. 定中那复骇雷霆:心中却仍然感到震撼,表达出内心的波动。
  5. 图书遮榻青灯暗:书籍在暗淡的灯光下,象征着知识的渴求与思考的深邃。
  6. 钟鼓喧江白浪腥:寺庙的钟声与鼓声,喧闹的江水带来生活的真实与压力。
  7. 天外楼台近浮玉:描绘了理想的境界,如同浮动的玉石般美丽。
  8. 与谁飞锡过南:对理想与归属感的追问,反映出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楼台比作“浮玉”,形象地表现出其轻盈与美丽。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匕首与筷子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固山的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交融,传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禅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固: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禅房: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象征。
  • 匕箸:生活的琐碎与失落感。
  • 青灯:知识与思考的象征。
  • 钟鼓:生活的喧嚣与现实的重压。
  • 浮玉:理想与追求的美好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固山代表了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历史的厚重
    C. 个人的失落
    答案:B

  2. “匕箸”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知识的追求
    B. 生活的琐碎
    C. 心灵的宁静
    答案:B

  3. 诗中“与谁飞锡过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生活的压力
    B. 理想与归属感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吴则礼《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与苏轼《赤壁赋》

两首诗都涉及对自然的描绘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但吴则礼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理,而苏轼则显得更加豪放与洒脱,体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寄甘露传祖宣老二首 其一》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头吟 题徐参议画轴三首·墨梅 和何元清韵九绝 张德夫园亭八咏·玉椽 即事六绝 游东山 入翠 与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绝 和许尉小洞庭韵 题谢艮斋画笥四首 雨后继成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日不懂 驰企 炻器 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陔兆 索非亚 聿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坐卧针毡 开敷 鹤行鸡群 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了不相属 同字框的字 闭口藏舌 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