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7:36
马桥秋月
作者: 徐似道 〔宋代〕
石梁横卧清溪曲,
波光上下风吹绿。
海东推上月轮来,
鳞龙闪闪浮寒玉。
昔人呼为饮马泉,
至今饮者谁投钱。
吟余不觉露华重,
桂花香堕绡衣寒。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清澈的溪水旁,石桥横跨,水波荡漾,微风拂过,绿意盎然。月亮从海东升起,照亮了水面,宛如鳞龙在寒玉般的水中闪烁。昔日人们称这里为饮马泉,如今却没有人再来投钱喝水。吟咏之后,才意识到露水已经凝重,桂花的香气飘散在寒冷的衣衫上。
“饮马泉”是指古时马匹饮水的地方,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馈赠。诗中提到的“桂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桂花在秋季盛开,常与思乡、怀念的情感相联系。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经过马桥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也引发了对昔日情景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马桥秋月》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运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诗的开头,石梁横卧于清澈的溪水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随着波光的描写,诗人引入了动感,仿佛可以听到水波轻轻拍打的声音。随后,月亮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水面,仿佛是一条闪烁的鳞龙,增添了诗的灵动性和视觉美感。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饮马泉”的典故,引发对往昔的回忆,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令人感慨。最后,诗人自我反思,感受到秋夜露水的沉重与桂花的清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事的感慨,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饮马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处饮水的地方
C. 一种马的品种
D. 一种泉水的名字
诗中“桂花香堕绡衣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寒冷与孤独
C. 对春天的向往
D. 对夏天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马桥秋月》的意境与情感,欣赏古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