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9:28
肩成山耸因寻句,眼作花昏为勘碑。
这首诗的意思是:肩上仿佛承载着高耸的山峦,因此我在寻求诗句;眼前的景象如同花朦胧,因此我在审视碑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寻句”与古诗词的创作过程密切相关,强调了诗人对诗句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徐似道,字德明,号山人,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追求诗意与自然和谐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诗句与自然景象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徐似道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敏感与思考。开头的“肩成山耸”以夸张的手法将肩膀和高山联系在一起,暗示诗人背负着沉重的创作责任与灵感的追寻。这里,山的高耸不仅指代自然的壮丽,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理想与创作的高峰。
接着“眼作花昏”则通过视觉的模糊,传达了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惑与不确定。这种朦胧的感觉正是艺术创作中的常态,诗人在努力把握灵感时,也常常会遇到模糊与不清晰的状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创作的热爱,又不乏对创作过程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山与花的意象,徐似道在字里行间传达出一种对美与真理的追求,令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思考艺术创作的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中对灵感与艺术的追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困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肩成山耸”,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
“眼作花昏”中的“花”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似道的诗作常常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结合,类似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情感。相比之下,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侧重于对人生的感慨与社会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