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5:11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
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
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这位先生所倡导的中庸之道,难道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不接受吗?山河展现了正气,江海却贬低了高洁的踪迹。竹子保持素雅的品质,梅花却只能再过一个冬天。心中永远怀念那金玉般的韵致,却无计长久相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号慎独,晚号“八尺布衣”,明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文,尤其以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且多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期。诗人以中庸之道为主题,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这首诗以“中庸”为核心,开篇即引入儒家思想,表现出对理想道德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山河与江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对比,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竹子与梅花的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高洁与坚韧的主题,传达出对理想品质的渴望与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透过“永怀金玉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然而又感到无奈,无法持久地与之相伴,这种情感的纠葛使得全诗增添了几分哀伤与思索的深度。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境深远,体现了祝允明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中庸之道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高洁品行的渴望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环境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庸”指的是什么?
a) 极端行为
b) 适度、平衡的处世原则
c) 追求财富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山河”与“江海”有什么对比?
a) 美与丑
b) 正气与辱高踪
c) 自然与人造
答案:b
诗中的竹子象征什么?
a) 坚韧
b) 清高
c) 富贵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