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02
塞下曲 其一
作者: 顾炎武
赵信城边雪化尘,
纥干山下雀呼春。
即今三月莺花满,
长作江南梦里人。
在赵信城边,雪水化作泥土,
在纥干山下,鸟儿欢快地叫着春天。
如今已是三月,莺鸟花开满山,
我常常做江南的梦,心中向往。
此诗中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对江南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期待,反映出边地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顾炎武(1613-1682),字明之,号亭林,晚号东海,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是“明清之际”的重要文人之一,主张“实事求是”,在诗歌创作上强调真实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诗创作于清代,可能与作者当时身处边地,面临动荡的社会背景有关。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对江南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
《塞下曲 其一》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故乡江南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边地的春景,雪水融化,鸟儿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初春的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土地,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随后的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江南的向往和思念。在三月莺花盛开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身处边疆,心中难免感到孤独和惆怅。他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边地的寒冷与江南的温暖,现实的孤寂与梦中的热闹。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体现了深厚的乡愁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欢愉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提到的“赵信城”是指:
A. 一座古代城市
B. 一座现代城市
C. 一座虚构的地点
“纥干山下雀呼春”中“雀”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这首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快
B. 寂寞与思念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