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山行便谒禹庙

《九日山行便谒禹庙》

时间: 2025-05-07 23:34:18

诗句

茅屋人家红叶飞,天将枯去晚烟肥。

好呼九日风为孟,谁赋黄花歌示韦。

树有异形石勒相,山无一缝白登围。

怕人疑作防风氏,急向禹王祠下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4:18

原文展示:

九日山行便谒禹庙
茅屋人家红叶飞,
天将枯去晚烟肥。
好呼九日风为孟,
谁赋黄花歌示韦。
树有异形石勒相,
山无一缝白登围。
怕人疑作防风氏,
急向禹王祠下归。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九月九日,山行途中,看到茅草屋和家家户户飞舞的红叶,
天空开始枯萎,晚霞变得厚重。
我想呼唤九日的风来比作孟氏,
谁又吟唱黄花的歌来指引韦氏?
树木有着奇特的形态,岩石如同勒住一般,
山上没有一条缝隙,白色的围墙环绕。
生怕别人将我误认为是防风氏,
我急忙向禹王的祠堂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形容简陋的居所。
  • 晚烟肥:晚霞浓厚,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寓意长寿。
  • :指孟氏,可能指的是古人的某种风俗。
  • :韦氏,指的是古代诗人韦应物,可能与黄花歌有关。
  • 异形:奇特的形状。
  • 防风氏:指的是风神,生怕被误解为风神的化身。

典故解析:

  • 禹庙:指的是供奉大禹的庙宇,大禹是古代治水的英雄,象征治理和安定。
  • 黄花歌:出自汉代诗人王逸的《黄花歌》,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元璐(约1570-1645),明代著名诗人,精于诗词,风格洒脱,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多与山水、节日等主题结合,显示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节,借助节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象,同时隐含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生命的思索。开篇通过“茅屋人家红叶飞”引入秋天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变迁和生活的朴素。接着诗人用“天将枯去晚烟肥”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通过提及“九日风为孟”,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也流露出对历史诗歌的崇敬。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诗人用“树有异形石勒相”表现了大自然的奇特与神秘,接着用“山无一缝白登围”将山的坚固与雄伟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怕人疑作防风氏,急向禹王祠下归”,则表现出诗人对外界的敏感与自我认同的迷茫,回归禹王祠也象征着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寻与依附。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历史文化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屋人家红叶飞:描绘了秋天农村的景象,红叶飞舞,给人温馨的感觉。
  • 天将枯去晚烟肥:晚霞浓厚,暗示着秋冬将至,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好呼九日风为孟:借用重阳节的习俗,表达对节日的渴望。
  • 谁赋黄花歌示韦:提及古代诗人,表现了对诗歌文化的尊重。
  • 树有异形石勒相:自然景观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 山无一缝白登围:山的巍峨,象征着坚固与宁静。
  • 怕人疑作防风氏:生怕被误解,显示了诗人的敏感。
  • 急向禹王祠下归:急于回归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表达对传统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树有异形,山无一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晚烟肥”赋予了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着宁静、简朴的生活。
  • 红叶:象征着秋天、生命的逝去和美的瞬间。
  • 黄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寄托着诗人的思考。
  • 禹王祠: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根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历史的思考
    • C. 对节日的庆祝
    • D. 以上皆是
  2. “茅屋人家红叶飞”中,红叶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生命的结束
    • C. 富贵
    • D.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禹王祠”象征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 C. 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 李白《庐山谣》:强调豪放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

相关查询

用韵答游司直见寄 送秦祠监还蜀二首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 山乡 江头寄致远二首 梦中和人梅诗山礬韵 试院口占二绝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其三 送郎丞之桐城 中秋秭妇岸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耒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手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竦慕 布朗族 曾几何时 包含白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话不投机半句多 残膏剩馥 钢打铁铸 顽啬 陆掠 薄命佳人 仙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