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同龙山居士觚庵九兄四弟五弟七弟儿子邦荣邦直烟霞洞登高 其四

《九日同龙山居士觚庵九兄四弟五弟七弟儿子邦荣邦直烟霞洞登高 其四》

时间: 2025-08-07 03:43:55

诗句

诸天龙象表嶙峋,洞口苏龛寂寞身。

绝代𡼭嵚郑重九,不应来作扫花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43:55

原文展示:

诸天龙象表嶙峋,洞口苏龛寂寞身。
绝代嵚郑重九,不应来作扫花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峰,形似龙的象征,显得格外峻峭,洞口的庙宇显得格外冷清。绝世的风景如此壮丽,怎能让人去做那些琐碎的扫花人呢?

注释:

  • 诸天:指天空或天界,常用来形容壮丽的景色。
  • 龙象:形容高大的山峦,像龙一样蜿蜒而上。
  • 嶙峋:形容山石突出、高耸的样子。
  • 苏龛:可能指的是洞口或庙宇,具体指代不明。
  • 寂寞身:形容孤独的状态。
  • 绝代:指代无与伦比的,形容风景的壮丽。
  • 嵚郑重九:这里的“九”可能是指九层高的山峰,强调其高度。
  • 扫花人:指那些为了琐事而忙碌的人。

典故解析:

“扫花人”常用来形容那些细微琐事的人,诗中将其与绝世风景相对比,暗含对生活琐事的某种蔑视。诗人可能想表达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向往,远离世俗的繁忙与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曾寿,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某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诗人在龙山居士的洞口写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世俗琐事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川的深厚感情。开头的“诸天龙象表嶙峋”便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龙象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力量。紧接着的“洞口苏龛寂寞身”则让人意识到这片美景下的孤寂,仿佛在说,即使是如此壮丽的景色,也难掩内心的孤独。

最后两句“绝代嵚郑重九,不应来作扫花人”,则是诗人的哲思。诗人认为如此绝美的风景,不应被世俗的琐事所打扰,表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构建出了一幅美的画面,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天龙象表嶙峋”:描绘山峰的雄壮,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洞口苏龛寂寞身”:表明人对孤独的感受,强调环境的冷清。
    • “绝代嵚郑重九”:赞美自然的壮丽,暗示其价值。
    • “不应来作扫花人”:表达对琐事的拒绝,体现了诗人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龙,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夸张:用“绝代”来形容风景,突出其非凡。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龙象:象征着力量与壮丽,体现了自然的宏伟。
  • 洞口:代表着人与自然的接触点,暗示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 扫花人:象征日常琐事,反映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象”主要是指什么?

    • A. 龙的形象
    • B. 高耸的山峦
    • C. 其他生物
  2. “扫花人”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忙碌的人
    • B. 享受生活的人
    • C. 游山玩水的人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陈曾寿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曾寿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离淮南寄公卷 书事 其二 已至都梁简介然时介然欲至城北而食言 简蔡天任 巳老 题惠崇小景扇二首 又偶作寄夷白老 泛汴寄清侄 仁老画梅二首 其一 奉圣念老得法于大通禅师游行十年归以其法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线无战事 矮子队里选将军 刀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寡识 贪瞋痴 举措有适 贼头鬼脑 瞻云就日 包含想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万马奔腾 包含贞的成语 仙姿玉貌 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入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