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26:11
观安公亭戏呈观文主人
作者: 韩维 〔宋代〕
十五年来此地行,白头重到不胜情。
寒梅未放黄金蕊,冰绽初流碧玉声。
憔悴霜松如有诉,纷披风竹似相迎。
红裙散后歌音绝,海鹤阶前时一鸣。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过十五年的游历后重返此地的感慨,岁月的流逝使得白发渐生,情感愈加深厚。寒梅尚未开花,但花蕊似乎已经孕育了金色的希望,冰雪融化时发出清脆的声音。霜打的松树似乎在诉说着什么,风中的竹子也仿佛在迎接他。红裙舞者散去后,歌声已然绝迹,只有海鹤在台阶前偶尔发出鸣叫。
韩维,字元吉,号云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韩维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作者重返故地时,反映了他对多年游历的回忆与对故土的情感。此时正值寒冬,梅花尚未开放,象征着他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重游故地时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十五年来此地行,白头重到不胜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地深厚情感的无限眷恋。接下来的“寒梅未放黄金蕊,冰绽初流碧玉声”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希望,梅花的含苞待放象征着未来的美好可能。
在“憔悴霜松如有诉,纷披风竹似相迎”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松树和竹子情感,使得自然与人心产生共鸣,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最后一联“红裙散后歌音绝,海鹤阶前时一鸣”,则将场景的动静结合,表现出一种惆怅与孤独。红裙舞者的离去象征着快乐时光的结束,而海鹤的鸣叫则提醒人们即使在孤寂中,也要珍惜眼前的瞬间。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故地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示了深厚的情感和清新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的孤独与希望,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坚韧与希望
B. 凋零与绝望
C. 繁华与喧闹
诗的最后一联中,海鹤的鸣叫代表什么?
A. 孤独与宁静
B. 欢快与喧闹
C. 伤感与绝望
“白头重到不胜情”中“白头”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老年
C.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