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18
夜长衾冷,月移帘悄,炉熏烬半。更忍银灯照窗纱,傍镜影愁中看。往事魂销尊酒畔。是鲛绡偷换。千里从教共婵娟,也寸寸回肠断。
夜深时长,床被冰冷,窗帘外的月光悄然移动,炉中的火只剩下一半的余烬。更忍心让银色的灯光透过窗纱,照见镜中的影子,愁苦中回望。往昔的记忆在酒杯旁渐渐消逝。就像那鲛绡(美丽的丝绸)被偷偷换走。即使千里之外一起欣赏月光,也让人心如刀绞,寸寸相思离断。
“鲛绡”出自于古代关于鲛人的传说,鲛人被认为能织出美丽的丝绸,象征着珍贵而易逝的事物。诗中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失去的感伤。
作者介绍:赵尊岳(生卒年不详),字紫隐,号惭愧,近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寒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深夜的寂静和愁苦,表达了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惋惜与思念。
这首《留春令 其三》在情感的表达上细腻而深刻。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开头“夜长衾冷,月移帘悄”,通过对时间、空间的细致刻画,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接着“炉熏烬半”,借用火的微弱,象征着温暖的消逝,暗示着心中的孤独和无奈。
“更忍银灯照窗纱,傍镜影愁中看”,这里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哀伤,银灯的光辉映照着窗纱,映出的是愁苦的影子,似乎是对逝去岁月的无尽追忆。诗中“往事魂销尊酒畔”,显现了对往日欢聚的怀念,酒的意象常常与欢愉相连,但此处却因往事的消逝而倍感凄凉。
最后两句“千里从教共婵娟,也寸寸回肠断”,将思念推向高潮,尽管远隔千里,却仍然心系明月,思念如绳,寸寸相断,描绘出离愁别恨的深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表达了对逝去爱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切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测试:
“夜长衾冷”中的“衾”指什么?
“千里从教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
诗中“往事魂销尊酒畔”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