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32:39
李粹伯侍御挽诗
作者: 蔡戡 〔宋代〕
犹记当年玉筍班,
凛然风采动朝端。
壮怀漫拟麒麟阁,
直气曾缨獬豸冠。
太白风姿图像见,
卫公英爽梦魂寒。
四州巷哭多遗爱,
留取甘棠勿翦残。
这首诗让我想起当年李粹伯在朝廷上的风采,他的风华让朝堂为之一振。胸怀壮志的他曾经想要高歌于麒麟阁上,正气凌然的他也曾佩戴过象征正直的獬豸冠。李白的风采在画卷中依然显现,卫公的英俊形象在梦中让我感到一阵寒意。在四州的街巷中,哀哭声传来,大家都在怀念他的遗德,希望能保留甘棠树,不要让它被砍伐。
蔡戡,字士明,号浩然,宋代诗人,因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而受到重视。蔡戡的诗作多以抒怀、咏物为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李粹伯而作,李粹伯为人正直、品德高尚,深受朝廷和百姓的爱戴。蔡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李粹伯的怀念与敬仰,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人心向善的氛围。
《李粹伯侍御挽诗》是一首充满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品质的赞美之作。诗中开篇即以“犹记当年”引入,展现了作者对李粹伯往昔风采的深刻印象。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李粹伯的正气与豪情进行描绘,表现出他在朝堂上无与伦比的风范。
在“太白风姿”与“卫公英爽”的对比中,蔡戡不仅仅是在歌颂李粹伯的才华与形象,更是通过历史上著名人物的映衬,提升了李粹伯的地位和形象。此处的历史典故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末尾“留取甘棠勿翦残”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李粹伯遗德的珍视,希望能够保护和传承他的精神。整首诗既有对个人的怀念,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体现了蔡戡对人间美德的期许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歌通过对李粹伯的追忆,表达了对正直品德的推崇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反映了对美德的期盼与珍视。
李粹伯的风采让谁为之震动?
李粹伯曾想高歌于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甘棠”象征什么?
蔡戡《李粹伯侍御挽诗》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现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但蔡戡更侧重于对美德的称颂,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