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7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苍崖赤子,而今谁为苏息。
昨夜凉透西风,玉绳晚澹,喜见归鸿入。
十二虚皇凝伫久,飞下陆离宸画。
绣卣使名,洪枢衔位,催缀新班立。
旗常婀娜,要陪沙路清跸。
天目山上,蔚蓝的苕峣是最美的泉石。听说老龙高卧的地方,正拥抱着深深的寒碧。独自关闭云门,人们渴望霖雨,却不允许无心地出门。苍崖之畔,赤子之心,如今谁来安息?昨夜凉风透彻,月光清淡,喜见归来的鸿雁。十二虚皇凝望已久,飞落在陆离的宫殿画卷中。绣卣使者声名显赫,洪枢衔位,催促新班的建立。旗帜轻盈婀娜,伴随沙路的清晨巡游。
牟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常融入个人情感。
本诗作于描绘寿洪云岩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以“天目山”作为背景,点明诗歌的地理位置,接着描绘了老龙所卧之处的宁静与深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中的“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昨夜凉透西风”一语,将季节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而“喜见归鸿入”则转化了情绪,带来了一丝希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苍崖赤子”中的“赤子”指的是什么?
本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风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