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用前韵

《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用前韵》

时间: 2025-05-10 07:34:13

诗句

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

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

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

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

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

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

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4:13

原文展示

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
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
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
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
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
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
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

白话文翻译

这棵古松支离扭曲,像是苍龙的遗骸,历经千年依旧神奇。
它的鳞爪张扬,胡须摇动,长久守护着那破碎的经台。
黛青色的树影轻拂着云彩,铜色的根部被雨水侵蚀,经历了严冬的霜雪。
白天饥饿,夜晚寒冷,这棵老松确实是个奇特的杰作。
我带着朋友在石头上借坐,松影摇曳,似乎发出无尽的风雷之声。
我想将这松树的意象画归到我的书房中,却又害怕它会变成灵异的存在。
这树拔地而起,撑天而立,然而它真的是难以长寿,人却如星星般闪烁。
六朝的繁华何在,寺庙的楼阁斜挂着残月。

注释

  • 支离:指形状残破不齐。
  • 俶诡:形状奇特。
  • 苍龙遗蜕:比喻古松的形态,像苍龙的蜕皮。
  • 鳞爪:形容松树的枝干和叶子。
  • 髯鬣:胡须,形容树枝如胡须般摇动。
  • 经台:指庙宇中供奉佛像的高台。
  • 黛色:深青色,形容松树的颜色。
  • 通灵:指有灵性,神秘的变化。
  • 拔地撑天:指树木生长得高大挺拔。
  • 六朝:指东吴、东晋、南朝等历史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策,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荫蔽的文化环境中,擅长诗词,尤以山水诗见长。他的诗歌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交融的时期。王策通过描绘古松的形象,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破山寺的古松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渺小。诗人在描写古松时,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使松树不仅是一个自然物体,更是时间和历史的象征。诗中“苍龙遗蜕”的意象,传达了松树的古老与沧桑,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诗中对松树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坚韧与不屈,尽管经历了千年的风雨,但依然挺立于世。王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棵松树上,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生命的深思。在“人易星星发”中,诗人感叹人类生命的短暂,反衬出古松的悠久,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的美感。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策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价值,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支离俶诡,是苍龙遗蜕,千年神物:开篇即以形态奇特的古松引入,暗示其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特质。
  • 鳞爪开张髯鬣动,长护经台断壁:进一步描绘松树的形态,表现出它的生机与守护之责。
  • 黛色捎云,铜根蚀雨,历遍严霜雪:通过色彩的对比,传达出松树在严酷环境中依然屹立不倒的坚韧。
  • 昼饥夜冻,此翁信是奇杰:抒发对古松的敬佩,强调它在艰难环境中仍然顽强生存的精神。
  • 携客憩石凭阑,婆娑其下,不尽风雷发: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松树的摇曳似乎发出自然的声音。
  • 便欲图归县座右,又恐通灵变灭:诗人希望将松树的形象永久留存,但又担心其灵性会消逝。
  • 拔地撑天,树真难老,人易星星发:强调松树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六朝何在,寺楼斜挂残月:结尾处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感叹繁华已逝,留下的只有残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喻为苍龙遗蜕,增强了形象的神秘感。
  • 拟人:赋予松树以生命,使其似乎在与人对话,展现自然的灵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性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古松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生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松: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 残月:寓意着过往的辉煌与如今的孤寂。
  • 风雷: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暗示人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龙遗蜕”比喻什么?

    • A. 古松的形态
    • B. 苍龙的传说
    • C. 诗人的心情
    • D. 风雨的侵蚀
  2.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时期?

    • A. 唐朝
    • B. 宋朝
    • C. 东吴、东晋、南朝
    • D. 明朝
  3. “人易星星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人类生命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怀念
    • C. 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策的《念奴娇 破山寺六朝松》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考。然而,王策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人情的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策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 其四 元辅七旬 赠别包汝钝给事 中秋夜客中思亲 恭上太宰杨公晋秩太保诵德述怀四十六韵 六安察院题壁 拟释疾辞三首 其三 初发潞河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 挺山道中早行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亲贤远佞 韭字旁的字 归老菟裘 麦浪 飠字旁的字 虎穴狼巢 师出有名 众议纷纭 蹿奔 断事如神 龍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红衰翠减 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宾东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