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8:52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作者:李白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借着天风扬帆而行,水路上行程却十分缓慢。
到达西塞时,已经先于我投沙的朋友陪伴我。
回环的山峦引出群峰,横亘的楚山显得格外雄壮。
激流冲击万壑,波涛汹涌百川汇聚。
龙怪潜伏在深海波中,等待时机去救助干旱。
我在路上期盼雷雨,怎么能够让干枯的土地得到滋润呢?
鸟儿飞去,天路漫漫,人却愁苦春光短暂。
我只能在泽畔吟唱,寄托给你这江南的乐器。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饮酒作乐,抒发胸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白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流露出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构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气息和哲理思考的画面。诗的开头,李白以“扬帆借天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然而随即转入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水驿苦不缓”传达出他在旅途中的无奈与焦虑。
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景象,尤其是“回峦引群峰”和“砯冲万壑会”,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山河,也象征着诗人心中对自由、理想的向往。但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寄托友人的乐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的《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中的“雷雨”象征了什么?
A. 友谊
B. 生命
C. 希望与新生
D. 自然力量
诗中“扬帆借天风”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A. 失落
B. 忧伤
C. 积极向上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白的《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而后者则更多表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及人文情怀。两者均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为深入理解李白及其作品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和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