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00:52
浣溪沙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画角声沈卷暮霞。
寒生促索锦屏遮。
沈檀半爇髻堆鸦。
蝴蝶梦回余烛影,
子规啼处隔窗纱。
夜深明月浸梨花。
画角声沉,暮霞逐渐卷起。
寒意逼人,促使锦屏遮住窗外的景色。
檀香在半边燃烧,发髻上堆积着乌鸦的羽毛。
蝴蝶在梦中回归,余烛的影子摇曳不定,
子规啼叫声从窗纱的另一边传来。
夜深了,明月洒在梨花上,显得格外清幽。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词人,以其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切体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借助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诗中呈现了温柔的夜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浣溪沙》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以“画角声沈卷暮霞”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寒意的来临,诗人通过“寒生促索锦屏遮”描绘了一个渐渐封闭的空间,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接下来,诗人提到“沈檀半爇髻堆鸦”,将香气和发饰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妆扮与情感,这不仅是对美丽的描绘,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奈。接着“蝴蝶梦回余烛影,子规啼处隔窗纱”则通过蝴蝶与杜鹃这两种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离别与思念的探讨。夜深时分,明月照耀下的梨花,象征着宁静而清幽的美好,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展现出深厚的情感,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爱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声音是指什么?
A. 笛子
B. 画角
C. 二胡
诗中“寒生促索锦屏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明月浸梨花”中的梨花象征着什么?
A. 美丽与清幽
B. 离别与思念
C. 冷漠与无情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