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时间: 2025-05-02 12:45:16

诗句

天一地二数至七,开天之天识量疾。

荡然独立放全身,莫问诸方悉不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16

原文展示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天一地二数至七,
开天之天识量疾。
荡然独立放全身,
莫问诸方悉不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开始是天与地,数数算到七;
在开天辟地之时,懂得事物的快速变化。
心境如同荡然无存,独立自在地放松全身;
不需要去询问各处的情况是否明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一地二:天代表一,地代表二,数至七是说宇宙的基本构成。
  • 识量疾:快速理解事物的变化与量度。
  • 荡然独立:形容心境清净,没有杂念,保持独立。
  • 悉不悉:是否了解的意思。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开天”可与《淮南子·道应》中的开天辟地理念相联系,强调对宇宙起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表达哲理思考,注重意境和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宇宙与人生命题的探讨,表达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和对自我心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天一地二数至七”的开头,带出了对宇宙构成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古代哲学家对天地的理解。诗中对“开天”的提及,不仅是对宇宙起源的探索,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时的无力与敬畏。接着“荡然独立放全身”的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诗的最后一句“莫问诸方悉不悉”,则是对外界信息的不在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常见,反映出一种对自我心灵的追求与对世俗事物的淡泊。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厚的哲理,既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一地二数至七:宇宙的构成,从天与地再到各种事物,逐步引申至数字七,暗示宇宙的复杂性。
  • 开天之天识量疾:在开天辟地之际,快速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变化,隐含着哲学思考的深邃。
  • 荡然独立放全身:心境达到一种清净的状态,独立于外界的纷扰。
  • 莫问诸方悉不悉:不再关心外界的知识与了解,强调内心的自足与平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天一地二”与“开天之天”形成对照,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宇宙的构成比作数字,形象地表达了复杂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宇宙与自我心境的探讨,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思想,展现了哲人的清静、独立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宇宙与自然的广阔。
  • :象征生命与现实的根基。
  • :暗示理性与智慧的思考。
  • 独立:体现个体的自由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一地二”中,天代表多少?
    A. 二
    B. 一
    C. 七
    D. 三

  2. 本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爱情
    B. 友谊
    C. 自然与心境
    D. 战争

  3. “莫问诸方悉不悉”的意思是?
    A. 询问
    B. 不在意
    C. 追求
    D. 担心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洒脱态度。
  • 王维《鹿柴》:同样探讨自然与心境的关系。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在探讨人生态度上与曹勋的诗有相似之处,但更侧重于对人生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哲学史》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与哲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四 舟中杂纪 其八 梅花易洞为胡伏臣赋 送吴瑞卿归武昌 白马湖 红梅 其十 遣兴 其一 关河雪霁图为金陵王与道题 杂吟 其二 漫兴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螟虫 氏字旁的字 真容 浩气凛然 四点底的字 菲才寡学 鱼字旁的字 抖抖擞擞 直航 逐影吠声 绚练 区宇一清 包含缁的词语有哪些 寿比南山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