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4:35
萧山山行
作者: 刘基 〔元代〕
积雨今朝天气佳,
山亭晓色上林花。
未须汗漫思身世,
且可逍遥玩物华。
偶值断桥妨去路,
却随脩竹到邻家。
篱边野鸭惊人过,
拨剌飞鸣落远沙。
今天早上的雨停了,天气格外晴朗,
山间的亭子上,晨光照耀着林中的花朵。
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身世和前途,
不如悠然自得地欣赏眼前的美景。
偶然遇到断桥,行路受阻,
但我却跟随修竹走向邻居家。
篱笆边的野鸭在我经过时惊起,
它们拨翅飞鸣,落在远处的沙滩上。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秋水,元代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诗词著称,尤其善于描写自然风光,表达隐逸情怀。刘基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萧山山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山行之际,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萧山山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态度的诗作。诗中,刘基通过描写山间的清晨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积雨今朝天气佳”便点明了诗的时令背景,经过雨水洗礼的自然,显得格外清新。这种自然景象不仅让人心情愉悦,也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未须汗漫思身世”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超然态度,既不为世俗的浮华所困扰,也不因身世的起伏而忧心。这种闲适的心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洒脱的生活理念。同时,诗中提到的“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脩竹到邻家”,则暗示着生活中的小插曲并不妨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而可以带来意外的乐趣。
最后两句“篱边野鸭惊人过,拨剌飞鸣落远沙”,生动描绘了自然中的灵动生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倍感亲切和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依然能够找到自己的乐趣,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萧山山行》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李白
C. 刘基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未须汗漫思身世”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态?
A. 追求名利
B. 逍遥自在
C. 忧虑重重
D. 忍辱负重
“篱边野鸭惊人过”中的“惊”字用得恰当吗?
A. 恰当
B. 不恰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均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