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7:45
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
山田禾侧耳,野涨树平腰。
古语天难做,民生日不聊。
忍饥吾亦惯,古色一箪瓢。
整整一个月,妖风肆虐,连夜的雨水像潮水一样涌来。
山田里的禾苗侧着耳朵倾听,田野被雨水淹涨,树木的枝叶都平齐了。
古人说“天难做”,如今百姓的生活却无以为继。
忍饥我也习惯,只有一箪一瓢的古老器具。
在古代文学中,月魃常常作为自然灾害的象征,预示着天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诗中“古语天难做”形象地反映了天灾的无情,民生的艰难。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诗词见长,风格独特,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关心社会民生。
此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民生艰难的现状。
《唐律十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及其对农民生活的摧残。诗中“经月魃为妖,连宵雨似潮”的开篇,直接引入了自然界的异变。诗人用“妖”字形象地描绘出月魃的威胁,紧接着用“雨似潮”描绘汪洋的雨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因雨水而困扰的田地。
接下来的“山田禾侧耳,野涨树平腰”则是对农田景象的直观描摹,禾苗在风雨中“侧耳”倾听,仿佛在感受着自然的威力,而“野涨树平腰”则暗示了水灾的严重程度,树木的枝叶被淹,生机被剥夺,生动地体现出自然灾害对生灵的影响。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尽管“忍饥吾亦惯”,但无奈的现实让人倍感失落。诗人通过“古色一箪瓢”来表明自己的困境,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的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折射出社会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艰辛的深切同情,激发了读者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灾害与农民生活的困境,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切。
月魃在诗中象征什么?
“忍饥吾亦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