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50
次韵寄题马少张致政亦乐园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亦乐园将独乐园,两园谁窄复谁宽。
似闻闾里溪深处,下有蛟龙水底蟠。
黄帽已捐苍玉佩,朱颜不借紫金丹。
剌桐花发梅花落,安得乘风去一观。
这首诗描写了两个园子,亦乐园和独乐园,诗人思考它们的大小,谁更宽敞,谁更狭窄。似乎听闻在邻里溪水深处,水底潜藏着蛟龙。诗人已经放弃了佩戴的黄帽和苍玉佩,也不再依靠紫金丹来保养容颜。刺桐花开,梅花凋落,诗人希望能乘风而去,去欣赏那一方美景。
“蛟龙”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作神秘和力量的象征,寓意着深藏的潜力和不可见的美丽。诗中提到的“黄帽”和“苍玉佩”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身份和物质享受的放弃,表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倡导“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此诗作于杨万里游览亦乐园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及对物质享受的淡薄,反映了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的《次韵寄题马少张致政亦乐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景趣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对“亦乐园”和“独乐园”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两者的思考,暗含对空间相对性的探讨。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神秘的环境,溪水的深处隐隐约约有蛟龙的存在,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力量的想象。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放弃世俗的身份和物质的追求,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提到的“黄帽”和“苍玉佩”,显示出他对名利的淡薄,而“朱颜不借紫金丹”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似乎在告诉人们真正的美在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最后一联,诗人提到刺桐花的盛开和梅花的凋落,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而他希望乘风而去,去观赏那美丽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生活的情感基调。
诗中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生命及精神自由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着什么?
“黄帽已捐苍玉佩”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诗人希望乘风去一观,体现了他对什么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