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二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二》

时间: 2025-04-30 20:34:07

诗句

国子师模遇好官,抠趋休厌一冬寒。

春秋本是吾儒业,莫遣人将异类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07

原文展示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二
国子师模遇好官,抠趋休厌一冬寒。
春秋本是吾儒业,莫遣人将异类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前往南监的祝愿和对仕途的思考。诗中提到,国子监的老师遇到了好的官员,然而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勤奋的学习却显得无趣。春秋时期的学问本是我们儒生所擅长的,不要让外人来轻视我们的学问。

注释

  • 国子监:明代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机构,负责培养国家的官员。
  • 师模:指国子监的老师。
  • 抠趋:指努力学习、迎合官员的意思。
  • 休厌:指厌倦、感到枯燥。
  • 春秋:指《春秋》,儒家的经典著作。
  • 异类:指与自己不同的人,通常指外族或外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光,明代诗人,字季明,号梅溪,来自浙江,诗风清新,注重情感的表达,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士人对仕途的向往与困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送行和对儒家教育的坚持与看法。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开头提到的“国子师模遇好官”,体现了士人对仕途的期待与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抠趋休厌一冬寒”,则流露出对寒冬的厌倦和对学习的无奈。整个诗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的“春秋本是吾儒业”,强调了儒家经典的重要性,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反对让外人来评判儒生的学问,展现了自信与自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子师模遇好官:国子监的老师遇到了好的官员,暗示良好的政治环境对士人的发展是有利的。
  2. 抠趋休厌一冬寒:努力迎合却厌倦了寒冷的冬天,表现出对学习环境的厌倦。
  3. 春秋本是吾儒业:春秋时期的学问是儒生的专长,强调文化自信。
  4. 莫遣人将异类看:不要让外人来轻视我们的学问,表达了对外人评判的反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国子师模”与“好官”形成对仗,增强了句子的力度。
  • 隐喻:用“冬寒”隐喻学习的艰辛与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出行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的期待与对儒家文化的自信,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国子监:象征着教育和文化的传承。
  • 冬寒:象征学习的艰辛和外界环境的压迫。
  • 春秋:象征着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国子师模遇好官”中的“师模”是什么意思?

    • A. 学生
    • B. 老师
    • C. 官员
    •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春秋”指的是哪部书?

    • A. 《论语》
    • B. 《大学》
    • C. 《春秋》
    • D. 《中庸》
  3. 诗人对外人的态度是?

    • A. 欢迎
    • B. 厌恶
    • C. 无所谓
    • D. 尊重

答案

  1. B. 老师
  2. C. 《春秋》
  3. B. 厌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林光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都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杜甫的作品更多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林光则着重于对儒家学问的坚守与自信。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同样反映出士人的理想与困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林光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送春四首 和松坡刘迂诗四首 和松坡刘迂诗二首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 和食蕨三首 和食蕨三首 和石鼓宴士二首 和芍药 和人乞朱樱十首 和人乞朱樱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絺索 采字旁的字 失开头的成语 妖妖 包含眉的词语有哪些 来者不善 恶直丑正 夫复何言 羊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微谏不倦 车字旁的字 执据 地头蛇 行合趋同 夕字旁的字 指南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