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5:05
和食蕨三首
作者: 廖行之 〔宋代〕
不须态掌夸珍膳,
安用鸡趺快嗜情。
富有漫山千臂指,
何妨採撷日充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淡泊态度。他认为,没必要在手掌中炫耀那些珍贵的美味佳肴;又何必用鸡腿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自然界中有无数的蕨菜,何妨在阳光下采摘,尽情享受这份丰盈的快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所表达的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古人所推崇的“道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道家强调顺应自然,反对奢侈与过度追求物质享受。诗中的“漫山千臂指”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然资源的赞美。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盛行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表达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此诗创作于一个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无所谓态度,倡导人们回归自然,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这首诗以简朴的语言表达了对美食和生活享受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诗人通过对比,首先否定了对珍贵美食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物质享受的淡然态度。接着,他转而赞美自然中的蕨菜,强调通过采摘自然食物来获得快乐的理念。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奢华生活方式的批判,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意象丰富,"漫山千臂指"描绘了蕨菜的繁茂生长,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一种丰收的喜悦。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简朴的生活哲学,呼唤人们珍惜自然和生活中的小确幸。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提倡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反对奢华与物质的追求,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珍膳”指的是什么?
“漫山千臂指”中的“千臂”比喻什么?
诗人对待美食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