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

时间: 2025-05-07 19:36:58

诗句

单衣迎犯晓风清,斗柄回南月尚明。

柳密行人看不见,轮蹄相属但闻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6:58

原文展示:

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
单衣迎犯晓风清,
斗柄回南月尚明。
柳密行人看不见,
轮蹄相属但闻声。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十五日,我在建隆桥上朝拜时,穿着单薄的衣衫迎接清晨的微风。斗柄指向南方,天上的月亮依然明亮。密密的柳树遮挡了行人的身影,只有车轮的声响彼此交织。

注释:

  • 单衣:指薄衣,表示天气较为寒冷但已能穿着轻便的衣服。
  • 斗柄:指斗杓的把手,古代用来指代天上的星斗位置。
  • 回南:斗柄指向南方,表示时间约在早晨。
  • 柳密:形容柳树繁茂,遮挡视线。
  • 轮蹄相属:形容马车的轮子彼此相连,发出声响。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斗柄回南”可以联系到古代天文学与农历,斗柄的位置变化常被用来指代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时间的敏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浩,字君谦,号惟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二月的朝拜,可能是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早晨,诗人在桥上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人间的喧嚣,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清晨场景。开头“单衣迎犯晓风清”,透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寒意的早晨气息,诗人虽身着单衣,但仍然能感受到晨风的凉爽,展现了春天的来临。接着“斗柄回南月尚明”,用天文现象与月亮的明亮描绘了时光的流逝,给人一种恬静的氛围。然后“柳密行人看不见”,通过柳树的繁茂遮挡了行人的身影,暗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渺小。最后一句“轮蹄相属但闻声”,则在宁静中加入了城市生活的气息,车轮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沉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单衣迎犯晓风清:身着单薄衣衫,迎接清晨微风,透露出早春的气息和诗人的清新心境。
  2. 斗柄回南月尚明:斗柄指向南方,暗示时间流逝,月亮依旧明亮,表现了清晨的宁静。
  3. 柳密行人看不见:柳树繁茂,遮挡了行人的身影,表现出自然的遮蔽与人类的渺小。
  4. 轮蹄相属但闻声:车轮声响传来,说明周围的生活依然在继续,与自然的静谧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单衣迎犯晓风清”与“斗柄回南月尚明”,整齐而有节奏感。
  • 意象:柳树、轮蹄等意象交织,勾勒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在清晨思考生活与自然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忙世俗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单衣:象征春天的来临,表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 斗柄:暗示时间的流逝,连接天文与日常生活。
  • 柳密:象征自然的繁茂与生命力,亦表现人对自然的依赖。
  • 轮蹄:象征人类活动,反映城市生活的喧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斗柄”指的是哪个方向?

    • A) 东
    • B) 南
    • C) 西
    • D) 北
  2. 诗中使用的“单衣”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夏季的炎热
    • B) 春季的清凉
    • C) 秋天的萧瑟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南
  2. B) 春季的清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邹浩的《二月十五日朝拜建隆桥上偶作》和孟浩然的《春晓》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邹浩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而孟浩然则更倾向于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邹浩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应天长(夷则商吴门元夕) 浣溪沙(仲冬望后,出迓履翁,舟中即兴) 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 乌夜啼(桂花) 六丑·渐新鹅映柳 高平探芳新 其二 甲辰中秋 蕙兰芳引(林钟商,俗名歇指调赋藏一家吴郡王画兰) 喜迁莺·烟空白鹭 谒金门(和勿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终始不渝 于事无补 豸字旁的字 应际而生 姨兄 风字旁的字 包含宽的词语有哪些 喜闻乐见 提手旁的字 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威燕颔 乚字旁的字 蒙夫 几字旁的字 支离繁碎 空言虚辞 舒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