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2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21:05
南明山足势欲尽,正是新崖东胁隈。
不知泉自那峰出,皆谓井因齐相开。
甘滑堪预郦经载,渊渟疑俟桑苧来。
神蛟往往此潜蛰,旱岁莫测生风雷。
南明山的山势似乎快要消失了,正好是新崖的东侧隅角。
不知道泉水是从那座山峰流出的,大家都说这口井是齐相所开。
这泉水甘甜滑润,正如郦道元所记载;水深渊静,令人怀疑是不是桑树和苧麻要来。
神龙时常在这里潜伏,旱年里难以预料会产生风雷。
释显忠,宋代高僧,擅长诗词,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
这首诗写于南明山的宝相寺附近,诗人可能是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而作。诗中融入了对泉水来源的思考,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关注。
这首诗展现了南明山的秀丽景色与泉水的神秘源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诗人通过对泉水出自何处的疑问,引发了对历史人事的联想,尤其是齐相的典故,传达出一种对历史深度的思考。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
前两句描绘了南明山的地理特征,暗示着随时间变化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的几句则引入泉水的讨论,流露出诗人对水源的探求与疑惑,表现了自然的不可捉摸。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尤其是在干旱年份,水的变化似乎预示着更大的自然循环,给人以深思。
此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山水的描绘,又有历史的回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全诗通过对南明山和泉水的描写,探讨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南明山的山势是:
A. 已经消失
B. 快要消失
C. 仍然雄伟
诗中提到的“齐相”主要指代:
A. 齐国的历史人物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地理学家
诗中提到的“神蛟”象征:
A. 风
B. 水的神秘
C. 山的高大
这些作品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与情感表达,有助于加深理解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