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7:18
入彭城馆诗
作者:庾信
襄君前建国。
项氏昔棱威。
鶃飞伤楚战。
鸡鸣悲汉围。
年代殊氓俗。
风云更盛衰。
水流浮磬动。
山喧双翟飞。
夏余花欲尽。
秋近燕将稀。
槐庭垂绿穗。
莲浦落红衣。
徒知日云暮。
不见舞雩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描绘了一个曾经繁华、如今却蕴含忧伤的景象。诗开头提到襄君和项氏,暗指历史上建立国家的英雄,而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楚汉战争的悲惨与历史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风气和风云变幻,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夏天的花朵即将凋零,秋天的燕子也开始稀少,象征着繁华的消逝与孤寂的来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过去的怀念。
作者介绍: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号湘川,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他的作品常涉及历史、哲理和人生,展现了他对社会变迁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庾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入彭城馆诗》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作品。诗中借用襄君和项氏的历史人物,展现了家国兴衰的主题。开头两句直接点出建立国家的英雄,但接下来的描绘则转向了战乱带来的创伤,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用“鶃飞伤楚战”来表达对于战争的悲痛,而“鸡鸣悲汉围”则展现出对汉朝覆灭的惋惜,历史的变迁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意象上看,诗中提到的“夏余花欲尽”和“秋近燕将稀”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伤。最后两句中“徒知日云暮”和“不见舞雩归”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感与归属感的缺失,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失落的美好却又无可奈何。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紧凑,情感起伏自然,既有对历史的感慨,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庾信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历史的兴衰、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历史深刻的反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襄君”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夏余花欲尽”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