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安九日感怀寄族中兄弟

《新安九日感怀寄族中兄弟》

时间: 2025-04-27 13:19:35

诗句

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

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

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

法竹山高成胜会,几人同插菊花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5

原文展示:

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法竹山高成胜会,几人同插菊花枝。

白话文翻译:

每年在重阳节这一天,我却身处异乡,心中感慨万千。想起曾经举杯邀客,共同畅饮的欢愉,时光如流,琴剑相送的场景依然在眼前。身为旅客,心中孤寂,能够分享的又有谁呢?漂泊不定的我,渴望着重聚的期盼。高高的法竹山上,难得几人能同插菊花枝。

注释:

  • 重九: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壶觞:古代酒器,壶代表盛酒的器皿,觞是古代的酒杯。
  • 琴剑:琴代表文人雅士的文才,剑则象征武士的气概。
  • 法竹山: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山名,或象征高雅之地。
  • 菊花:重阳节插菊花是传统习俗,象征长寿。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阳气”说,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祈求长寿和健康的节日。
  • 插菊:插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寓意长寿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复,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表现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具有浓厚的乡愁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身处他乡,思念家乡的兄弟,体现了对团圆的渴望和对往日欢乐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该诗通过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开篇便点出重阳节的时间背景,反复的“年年此日”使得情感更加深厚。接下来的“逐逐殊乡异所之”,则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诗中用“壶觞招客醉”回忆起欢聚的场景,透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情感愈发沉重,“旅怀牢落可谁共”,不仅表达了孤独,也道出了对志同道合之友的渴望。结尾的“几人同插菊花枝”则是对团聚的期待,但又隐含了对现实的感叹,极具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此日逢重九:每年在重阳节这一天。
  2. 逐逐殊乡异所之:却身处不同的乡村与地方。
  3. 却忆壶觞招客醉:回忆起曾经举杯邀客的欢快情景。
  4. 漫看琴剑送人归:无意中看到琴和剑,送别朋友的情景。
  5. 旅怀牢落可谁共:作为旅人,心中孤独,能与谁共享呢?
  6. 萍迹飘流惟我期:漂泊不定的我,渴望重聚的期盼。
  7. 法竹山高成胜会:高高的法竹山上,难得有聚会的机会。
  8. 几人同插菊花枝:能与几个人一起插菊花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壶觞招客醉,琴剑送人归”,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象征:菊花象征长寿与团圆,表达对节日的渴望。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乡愁情感。

意象分析:

  • 壶觞:象征聚会的欢乐。
  • 琴剑:象征文人和武士的共聚,表现了文化的交融。
  • 菊花:象征长寿、团圆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又称为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重九节
    •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壶觞”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酒器
    • C) 乐器
    • D) 书籍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1. C) 重九节
  2. B) 酒器
  3. B) 孤独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重阳夜月》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现了对兄弟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情感,而陈复的诗则体现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戏题 寒食日曲江 凌云寺 太原使院晚出 秋雨 京中客舍闻筝 闲题 国学试风化下 送人自苏州之长沙县官 赠出塞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蕴藉风流 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半升 虎字头的字 过斛 恩恩怨怨 包含片的成语 雀瓦 殳字旁的字 搬庄 俎上之肉 飠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创意 敌国外患 俭以养廉 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揭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