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

时间: 2025-05-10 10:30:29

诗句

屈子平章荃蕙,荀卿区别芷槐。

志洁真饮露者,性恶似渐滫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0:29

原文展示

屈子平章荃蕙,
荀卿区别芷槐。
志洁真饮露者,
性恶似渐滫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志向和品性。屈原与荀卿分别用荃草和芷草来比喻,他们的志向和理想各有不同。志向高洁的人如同饮露的兰花,而那些性情卑劣的人则像渐渐升起的潮水,无法避免其恶劣的本性。

注释

  • 屈子:指屈原,楚国诗人,代表作有《离骚》,常被视为清白高洁的象征。
  • 荀卿:荀子,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 荃蕙:荃草和蕙草,均是兰科植物,象征高洁的品德。
  • 芷槐:芷草和槐树,芷草一般生于湿地,寓意卑微。
  • 志洁:志向洁白高尚。
  • 饮露者:比喻那些清白无邪的人。
  • 性恶:指本性恶劣。
  • 渐滫来:滫水,暗指潮水,象征逐渐上升的恶劣之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道静,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刘克庄通过诗歌表达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借用古代诗人屈原与荀子的对比,强调志向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道德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寄题赵尉若钰兰所六言四首》通过对比屈原和荀卿的思想,探讨了人性与品德的主题。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植物意象,荃蕙、芷槐不仅仅是自然物象,更象征着高洁与卑劣的品德。开篇通过屈原与荀子的比喻,揭示了不同的志向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志洁真饮露者”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品德的珍贵,清晨的露水象征着纯洁无瑕,暗示志向高洁的人如同兰花般珍贵。而“性恶似渐滫来”则以渐涨的潮水比喻那些道德败坏之人,流露出诗人对恶劣人性的警惕与谴责。

整体来看,诗歌在形式上简洁有力,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克庄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子平章荃蕙:以屈原为代表的高洁志向,平章指的是对高洁的追求。
  • 荀卿区别芷槐:荀子则代表性恶论,二者的对比突显了志向的差异。
  • 志洁真饮露者:志向洁白的人如同饮露的兰花,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 性恶似渐滫来:性情恶劣的人如潮水般逐渐涌现,暗示着社会的堕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屈原与荀卿的品德通过植物进行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了人性与品德,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对堕落现象的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荃草、蕙草:象征高洁的品德与理想。
  • 芷草、槐树:代表卑劣与低俗的品性。
  • 露水:象征纯洁与无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屈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德
    B. 卑劣的本性
    C. 社会的动荡

  2. "性恶似渐滫来"中的"滫"指什么? A. 清水
    B. 暴风雨
    C. 潮水

  3. 诗人通过哪两位历史人物对比人性的不同? A. 屈原与李白
    B. 屈原与荀卿
    C. 荀卿与陶渊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劝学》 - 荀子

诗词对比

  1. 《离骚》:同样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表现出屈原的高洁志向。
  2. 《劝学》:荀子的作品强调知识与道德的结合,虽立场不同,但都关注人性与品德。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相关诗歌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背景与分析
  • 《刘克庄研究》 - 作者生平与创作分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六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五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四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三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二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一 金兰操二首 其二 赋得君马黄送黄翰林 林鸟 其二 林鸟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书走檄 赤字旁的字 佼佼者 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断梗流萍 胼胝之劳 炳若观火 颛家 条件刺激 包含人的成语 包含害的成语 骚边 鸿开头的成语 止字旁的字 龙翔凤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齲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嘉峪关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