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9:49
春旱忽两五绝
秧愁晴暴死,花怕两摧残。
野老非常惧,天公不自安。
春天的干旱突然间变得严重,
稻秧在烈日下忧愁地枯死,
花朵在风雨中害怕被摧残。
乡间的老人非常担忧,
老天爷也显得不安定。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刘克庄的诗常常关注社会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本诗写于春季,正值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突如其来的干旱让农民面临极大的困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注和对农民生计的忧虑。
这首诗以“春旱”为主题,短短四句却生动传达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开头的“秧愁晴暴死”描绘了干旱天气下稻秧的绝望,彰显了农作物在恶劣条件下的无奈。接下来的“花怕两摧残”则强调了即将来临的风雨,象征着自然的不可预测性和对美好事物的威胁。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界的残酷,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无力感。
“野老非常惧”一句,借用乡村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广大农民的恐惧与担忧,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天公不自安”则将视角上升到天际,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及人们生活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天灾的担忧与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脆弱的平衡。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秧愁晴暴死”中的“秧”指的是什么?
诗中“天公不自安”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