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2:53
凯之半痴黠,我来痴更深。
手除一抔土,坐待千亩阴。
三年客东都,高山但鸣琴。
归来见此君,挺挺环苍琛。
居然觉影秽,鬓白况已森。
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
无烦北山移,自濯尘土襟。
茂树独箕踞,清流恣窥临。
蝶游入窈窕,蛇捕寻崎嵚。
鞭鸾叩门谁,乱我风竹音。
能回折腰态,来和支颐吟。
妙香壑源,慰子千古心。
霜天丽初日,石壁乾馀霖。
相携步林杪,烟中见孤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的“凯之半痴黠”意指对世事的观察和反思,诗人自觉比起他人更加痴迷于内心的沉思。手中轻轻拨去一抔土,坐在地上期待着千亩的荫凉,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渴望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三年在东都的客居生活使他对高山的琴声感到怀念,归来后见到老友,感慨时光的流逝,自己鬓发渐白。
诗人觉得浮生如梦,市井繁华不过是追逐财富,无需搬迁北山,选择在此洗去尘埃。茂密的树木独自矗立,清流随意流淌,蝴蝶在幽静处翩翩起舞,蛇在崎岖中悄然捕猎,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好。叩门之声打破了风竹的韵律,这是谁在打扰我?能否回过身来,和我一起吟唱呢?大自然的芬芳和幽静慰藉着我千古的心灵。
最后,霜天的初阳照耀着,石壁上流淌着雨水,和友人携手走在林间,烟雾中隐约可见孤独的山峰。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
此诗写于李弥逊的归乡之际,感慨自己在外漂泊的生活与对故土的思念,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更深层地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即以“凯之半痴黠”引入,表现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接着通过“手除一抔土”的细节,展现对自然的渴望。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字句间透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人在东都的客居生活是对繁华的体悟与反思,体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高山的琴声和归来的友人,交织出一种情感的联结。尤其是“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一句,揭示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无烦北山移”的洒脱,达到精神的解脱。
最后,诗的结尾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读者带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与友人重聚的情感,反映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诗中“浮生关朝市,渠用多赢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物质追求
b) 自然美
c) 友情
“霜天丽初日”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冬天的阳光
b) 夏天的雨水
c) 秋天的落叶
诗人在东都生活了多少年?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