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吕节夫园亭十一首 其一 云林堂

《题吕节夫园亭十一首 其一 云林堂》

时间: 2025-05-07 23:42:06

诗句

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

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

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

不知堂中人,谁同倚藤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2:06

原文展示:

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偃蹇良不疑,世情真可抗。不知堂中人,谁同倚藤杖。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高尚的情操憎恶喧嚣,选择在空旷之地建屋。草堂寄托着我对云林的向往,遥远的目光让我随意放松。躺卧在这里我毫不怀疑,世俗的情感真的可以抵抗。不知道在这堂中,谁会和我一起倚靠着藤杖。

注释: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恶喧嚣:厌恶喧闹。
  • 结屋:建造房屋。
  • 空旷:开阔的地方。
  • 草堂:用草木搭建的房屋,象征隐逸生活。
  • 聊自放:随意放松自己。
  • 偃蹇:躺卧、躺下。
  • 良不疑:对此毫不怀疑。
  • 世情:世俗的人情世故。
  • 堂中人:指在这房子里的人。
  • 倚藤杖:依靠着藤制的拐杖,象征安逸和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子真,号紫芝,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紫芝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云林”象征着他理想的归宿,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拒绝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开头两句“高情恶喧嚣,结屋傍空旷”直接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与对喧嚣环境的厌恶,展现了他选择在空旷之地独居的决心。接下来的“草堂寄云林,远目聊自放”则通过“草堂”与“云林”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场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自然的意象,还蕴含了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立见解和追求。在最后一句“不知堂中人,谁同倚藤杖”中,诗人以藤杖作为象征,表现了对伴侣与友人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情恶喧嚣:表明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怀对喧闹环境的排斥。
  2. 结屋傍空旷:选择在开阔地带建造自己的住所,强调隐逸生活的选择。
  3. 草堂寄云林:以草堂为寄托,向往云林之境,象征与自然的亲近。
  4. 远目聊自放:目光远眺,心灵自由舒展,反映内心的宁静。
  5. 偃蹇良不疑:在这里安然躺卧,对世俗的情感毫不怀疑,体现了诗人的洒脱。
  6. 世情真可抗:反映出对世俗情感的抵抗,表达了对真情的追求。
  7. 不知堂中人:对陪伴者的思索,暗示出内心的孤独。
  8. 谁同倚藤杖:想要有人与自己分享这份宁静,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草堂”与“云林”比作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高情恶喧嚣”与“世情真可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藤杖的意象象征着安逸的生活与友谊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喧嚣社会的厌恶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渴望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高情:象征高尚的情操。
  • 喧嚣:代表世俗纷扰的生活。
  • 草堂:隐逸生活的象征。
  • 云林:理想的自然环境。
  • 藤杖:安逸、舒适与友谊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情恶喧嚣”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喜欢喧嚣
    B. 厌恶喧嚣
    C. 无所谓

  2. “草堂寄云林”中的“草堂”象征什么? A. 繁华
    B. 隐逸生活
    C. 忙碌

  3. “不知堂中人”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享受孤独
    B. 渴望友情
    C. 对世俗的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周紫芝与王维的隐逸思想,周紫芝更强调对世俗的抵抗,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融入。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至清湘驿和己酉壁间韵 初夏即事简昞仲 水调歌头·行客送行客 谒金门 王母致语口号 自和 水调歌头·君莫厌行役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 兰陵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美景良辰 独善其身 默牖 雾泊 双人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霜鵽 大胆包身 面字旁的字 海蚀 提土旁的字 轻口轻舌 窄仄 包含骥的词语有哪些 自弃自暴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