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史

《读史》

时间: 2025-04-26 06:42:51

诗句

男子胸中正要奇,立京能立太平基。

君王玉钺无穷恨,千载茫茫谁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51

读史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男子胸中正要奇,
立京能立太平基。
君王玉钺无穷恨,
千载茫茫谁复知?

白话文翻译:

这位男子心中正想有所作为,
如果能够在京城立下太平的基础。
然而君王的权杖带来的却是无尽的怨恨,
千年之后,谁还能知道这些呢?

注释:

  • 男子:指有志之士或英雄豪杰。
  • 胸中正要奇:胸怀壮志,想要成就伟业。
  • 立京:在京城建立事业或政治基础。
  • 太平基:指安定太平的基础。
  • 玉钺:象征君主的权力与威严。
  • 无穷恨:无尽的怨恨与悲哀。
  • 千载茫茫:千年之后的模糊不清。

典故解析:

  • 京城:指的是古代的都城,如宋代的汴京。
  • 玉钺:古代帝王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统治。
  • 诗中提到的“千载茫茫”表明历史的不可知性,反映了陆游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人中少数没有被朝廷重用的人,他的诗歌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势日衰,陆游心中充满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和人民苦难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在《读史》中,陆游以一位志士的视角,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诗的开头提到“男子胸中正要奇”,展示了一个有志之士的雄心壮志。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即便有志向,立足于京城,但君王的权杖却带来无尽的怨恨,这表明权力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千载茫茫谁复知”,更是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苍茫与无情,许多事情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留下的只有失落与无奈。整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的沉重,表现了陆游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男子胸中正要奇”:表现出有志之士的豪情壮志,渴望成就伟业。
    • “立京能立太平基”:指希望在京城建立安定的基础,显示出对国家的关怀。
    • “君王玉钺无穷恨”:指君主的权力带来的无尽怨恨,暗示对统治者的不满。
    • “千载茫茫谁复知”:历史的无情,令人感叹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立京”与“太平基”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玉钺象征君权,承载着权力的悲哀与历史的无情。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历史的思考,表现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无情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男子:象征有志之士,渴望改变现状的人。
  • 玉钺:象征权力与统治,反映对君主的批判。
  • 千载茫茫:表现历史的不可知,强调对过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男子”指代的是: A. 君主
    B. 有志之士
    C. 普通百姓
    答案:B

  2. “玉钺无穷恨”中的“玉钺”象征: A. 财富
    B. 权力
    C. 知识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千载茫茫”是指: A. 未来的希望
    B. 历史的无情
    C. 当下的繁荣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毛泽东)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陆游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杜甫则表现出对现实苦难的直接感受。

参考资料:

  • 《陆游诗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将游武夷自瓯宁入建阳途中偶成 红桥 过白沙岭寄同年张砚斋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 酒席赋得匏瓢 宏农秋怀 其二 冬日观象台 其二 冬日观象台 其一 夜宿高桥 白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以便 包含很的词语有哪些 备安库 广字头的字 煨干就湿 惊神泣鬼 殳字旁的字 临迩 目字旁的字 否极泰至 黄字旁的字 谁为为之 荒阅 赈穷济乏 臼字旁的字 立结尾的成语 积决 包含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