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7:25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即使身处当下也能感到快乐,何必追求那桃李间的尘埃呢!
苍翠的竹子如同美玉,我的故乡在那山涧之间。
今天我来到西窗下,把生死都交与这污泥。
虫子因病而侵蚀树叶,土地瘦弱而无新枝。
太阳又怎会偏爱我,屋檐的影子反而遮蔽了阳光。
曾经如松柏般独立,现在却如蒲柳一般衰弱。
夜幕降临,风雨急促,岁末时分又有谁能陪我归去?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希文,号云峰,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写诗、书法与绘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日,正是丰收的季节,但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感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范成大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秋日杂兴》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表明了诗人对眼前事物的珍惜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展现了他对内心快乐的追求。接下来的“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则将思乡之情融入自然景观中,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清丽与故乡的美丽。
诗的中间部分“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揭示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反映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到人生的孤独,“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对比过去的坚韧与现在的脆弱,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呼唤归属与陪伴,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内心快乐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世俗繁华的态度?
A. 追求桃李
B. 质疑桃李的价值
C. 完全否定桃李
D. 赞美桃李的美丽
“昔如松柏独”中的“松柏”象征着什么?
A. 衰弱
B. 坚韧
C. 生命
D. 归属
诗人表达的孤独感在最后一句中是怎样体现的?
A. 通过自然景象
B. 通过对故乡的怀念
C. 通过对陪伴的渴望
D. 通过对岁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