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55
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
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
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
杂花春莹酒,脆叶夜惊禽。
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
体清尘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适,中无一芥侵。
大恩嗟未报,何日奉觞琴。
你壮年时尽心尽力地奉献,如今年迈却仍然保持着纯朴的心。
东门外脱去官服,南国的云林让我感到自豪。
水石相映,景色如画,屋檐与梧桐相映入翠绿的院子。
杂花盛开,春天的酒香扑鼻,脆弱的树叶在夜里惊动了鸟儿。
竹影摇曳,月光倾洒,轻声歌唱在枕边;松风轻拂,解开了衣襟。
身体清净,世俗的累赘都已去除,天地之间得以深厚的道理。
坐有三位公卿在此,中间无一丝尘埃侵扰。
大恩尚未得以报答,何时才能奉上酒杯和琴声?
吕溱,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独具匠心。
此诗作于诗人告老还乡之际,感慨自己一生的奉献与未报之恩,表现出对曾经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壮尔尽忠力,耆年保素心”句,既是对年轻时奋斗的回顾,也是对老年时仍保持纯真心态的自我勉励。接着,诗中通过“东门脱圭组,南国傲云林”的对比,传达了从繁华到宁静的生活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景物描写细腻,如“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展现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田园图景,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心灵的宁静。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竹月歌欹枕,松风一解襟”描绘了夜晚的恬静场景,将自然与自我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结尾的“何日奉觞琴”则流露出一种对未报恩情的歉意与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能回报恩情的愧疚与期待,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东门脱圭组”是什么意思?
“竹月歌欹枕”中“歌”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