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4:15
江上筑台遗世尘,堂中虚白见天真。
丹心许国平生事,皓首还家自在身。
水树芬馨怜茝蕙,雪轩颜色爱松筠。
清时解绂端荣佚,不独贤哉咏古人。
在江边筑起高台,遗世而不染尘俗;
堂中清白的光景,映照出真实的天真。
我将一腔热忱许于国家,平生为国事奔忙;
白发苍苍时归家,享受那份自在的生活。
水边的树木芬芳袭人,让人怜惜那柔美的蕙草;
雪白的楼阁映衬着松竹的青翠,令人心生爱慕。
在清净的时光中,解开束缚,享受荣华与闲适;
不仅仅是赞美那些古贤,更是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吕溱,宋代诗人,生于士族之家,自幼博览群书,精于诗文。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反映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本诗写于作者退隐之后,表达了对过往仕途的感慨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时代背景上,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士大夫普遍倾向于追求个人理想与自在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江边高台和堂中清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真诚生活的渴望。开篇即以“江上筑台遗世尘”引入,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与对尘世的拒绝。接下来的“堂中虚白见天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内心的清净与真实。
诗中“丹心许国平生事”,展现了作者曾经对国家的忠诚与付出,然而“皓首还家自在身”则流露出一种归隐的释然,表现出对晚年生活的珍视。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的美景,如“水树芬馨怜茝蕙”、“雪轩颜色爱松筠”,诗人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这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
最后两句“清时解绂端荣佚,不独贤哉咏古人”,将诗的主题升华到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上,强调了在宁静时光中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安宁,这种思想不仅是对古人贤德的赞美,更是对自身生活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的回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吕溱
C. 李白
D. 白居易
“江上筑台遗世尘”中的“世尘”指的是什么?
A. 国家
B. 尘世的喧嚣
C. 自然
D. 家庭
诗中提到的“清时解绂端荣佚”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古人的赞美
B. 对世俗的追求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国家的忠诚
比较吕溱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吕溱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而杜甫则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