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时间: 2025-05-01 10:27:52

诗句

雨湿红裳靡待秋,摘来深愧木瓜投。

祗今陈紫无真本,比昔姚黄胜一筹。

聊荐金盘蠲渴肺,不烦绮席啭歌喉。

圣朝仁远停包贡,赖有公诗为拔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7:52

原文展示

雨湿红裳靡待秋,摘来深愧木瓜投。
祗今陈紫无真本,比昔姚黄胜一筹。
聊荐金盘蠲渴肺,不烦绮席啭歌喉。
圣朝仁远停包贡,赖有公诗为拔尤。

白话文翻译

这场雨湿透了红色的衣裳,似乎不需要等到秋天的到来;我摘下木瓜,心中感到深深的愧疚。如今的陈紫花没有真本,反倒比起往日的姚黄要显得胜过一筹。暂且献上金盘,来解我渴望的心情,不必再烦扰华丽的席子与歌声。圣明的朝廷仁爱宽厚,停止了对贡品的征收,多亏了你的诗作为我解忧。

注释

  • 红裳:指红色的衣服,象征美丽的女子。
  • 木瓜:这里指代一种水果,象征着愧疚或内心的情感。
  • 陈紫:指一种紫色的花,象征着过时的美。
  • 姚黄:古代著名的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金盘:象征着珍贵的物品,可能用于盛放食物或饮品。
  • 圣朝仁远:指的是明君的仁政,强调宽厚的政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仲甫,号秋水,宋代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184年。他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刘克庄的诗作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是刘克庄对张秘丞所作皱玉诗的一种回应。该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南宋的政治环境以及个人的感受相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诗歌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的“雨湿红裳”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愁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思考。接着,诗人以“摘来深愧木瓜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及内心的愧疚,似乎在暗示着自己在追求美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中间的“祗今陈紫无真本,比昔姚黄胜一筹”则是对过去与现状的对比,反映了对传统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对新事物的认可,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与审美情趣。最后几句则转向对时局的感慨,强调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明君仁政的感激和对诗歌力量的赞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从个人情感到社会现象的反映,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湿红裳靡待秋:细雨打湿了红色的衣裳,暗示着秋天还未到来,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2. 摘来深愧木瓜投:摘下木瓜,心中感到愧疚,象征着对所爱之物的歉意。
  3. 祗今陈紫无真本:如今的紫花缺乏真品之美,感叹传统的缺失。
  4. 比昔姚黄胜一筹:与往日的姚黄相比,现状稍显逊色,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思。
  5. 聊荐金盘蠲渴肺:暂时献上金盘,意在解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6. 不烦绮席啭歌喉:不需要华丽的宴席与歌声,表现了一种超然的洒脱。
  7. 圣朝仁远停包贡:赞美仁爱的朝廷停止征收,反映出社会的和谐。
  8. 赖有公诗为拔尤:感谢诗人的作品,如同解忧的良药,体现了诗歌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湿红裳”,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聊荐金盘蠲渴肺”,使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木瓜、紫花等意象象征着美好与愧疚,深化了诗的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与对传统美的怀念,同时强调了诗歌在个人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裳:象征美丽与青春,体现对女性的赞美。
  • 木瓜:象征愧疚与自省,反映内心的复杂情感。
  • 姚黄、陈紫:象征传统美好事物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主题的对立。
  • 金盘:象征珍贵与渴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裳”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美丽的女子
    • C. 秋天的到来
  2. “聊荐金盘蠲渴肺”中的“金盘”象征什么?

    • A. 健康
    • B. 珍贵的物品
    • C.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姚黄”与“陈紫”是用来表现什么?

    • A. 对比传统与现实的美
    • B. 描述自然景色
    • C. 表达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美丽的女子
  2. B. 珍贵的物品
  3. A. 对比传统与现实的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月下独酌》(李白):抒发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情,体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感慨。
  • 《登高》(杜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宴清都 和卢浦江 宴清都 客枕羁愁,枯灯煮梦,郁伊善感,何以为怀。和草窗登霅川韵,不自知所言之何似也 宴清都 题高潜翁寒灯课读图 宴清都 赵味沧模元押 宴清都 咏瓶花簃瓶中芍药 宴清都•萤火 宴清都 宴清都 宴清都 扫花游 夜读碧山赋秋声词,试步其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包含摇的成语 平平安安 侍枕 抱身儿 神差鬼遣 悬赏 瓜字旁的字 天下鼎沸 量力度德 见字旁的字 鼻坳 轻民 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铁肠石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