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4:23
读秦纪七绝
怒发君山俄见赤,
威驱海石亦遭鞭。
儒生曰山东无盗,
方士云海中有仙。
全诗翻译:
怒发君山突然显现赤色,
威力驱动海石也遭受鞭打。
儒生说山东没有盗贼,
方士说海中有仙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千山,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85年,卒于公元1269年。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一,擅长词、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处于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读秦纪七绝》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开篇“怒发君山俄见赤”,以激烈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心中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暗示了某种危机和变化的到来。接着“威驱海石亦遭鞭”,展现了强大的力量和无情的惩罚,似乎在告诫人们,任何的倔强与坚持在强大力量面前都是脆弱的。
在诗的后半部分,“儒生曰山东无盗”与“方士云海中有仙”的对比,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的不同理解与期待。儒生的言论代表了对道德规范的追求,而方士的说法则流露出对超自然世界的向往。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思想碰撞,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给予读者深刻的启迪。它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怒发君山俄见赤”中的“怒发”意指:
A. 愤怒的情绪
B. 风暴的来临
C. 美丽的景色
D. 安静的心情
“儒生曰山东无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期待?
A. 对道德的追求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权力的渴求
D. 对战争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更侧重于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不满,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共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