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01
绣地红千点,平桥绿一篙。
楝花来石首,毂雨熟樱桃。
笑我生尘甑,惭君有意袍。
故人能少驻,门径久蓬蒿。
在绣花的土地上,红色的花点缀成千上万;在平坦的桥上,绿草如茵。
楝树的花朵飘落在石头上,雨水打湿了熟透的樱桃。
我笑自己身处尘世,感到惭愧你满心关怀的衣袍。
老朋友能够久留,然而门前的小路早已被荒草覆盖。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达之,号君复,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深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人情。
此诗创作于春晚之际,正值游子归家的时节,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旧友的珍视。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和生机勃勃。红花与绿草的鲜明对比,展现了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通过对楝花和樱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春雨细腻、果实丰盈的氛围,表达了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后半部分转向自我反思,诗人自嘲“生尘甑”,意指自己身处世俗中的繁杂与琐碎,感到惭愧在于他人对自己的关怀。而“故人能少驻”则流露出对朋友的珍惜,尽管周围环境已然荒凉,但旧友的情谊依旧让人感到温暖。
整首诗在描写春景和抒发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以及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色与人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旧友的思念,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琐事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抒情而富有哲理的作品。
诗中“绣地”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如何的?
“故人能少驻”中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