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时间: 2025-07-27 08:49:24

诗句

君复仲先真隐沦,笔端亦自斡千钧。

闲中一句终难道,何况市朝名利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9:24

原文展示:

君复仲先真隐沦,笔端亦自斡千钧。
闲中一句终难道,何况市朝名利人!

白话文翻译:

你们这几位隐士,真是隐居在世外,
你们的笔下也能运转千钧的力量。
在闲暇时一句话也难以道出,
更何况那些在市井中追逐名利的人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你们,指代隐士。
  • :又,表示重复。
  • 仲先:仲先是指魏野的字,隐士的代称。
  • 真隐沦:真正隐居而不见于世。
  • 笔端:笔尖,指写作。
  • :运转,调动。
  • 千钧:形容力量巨大,千钧为重量单位,指非常重的东西。
  • 闲中:在闲暇之时。
  • 一句:一句话。
  • 终难道:最终还是难以表达。
  • 市朝名利人:在市井中追逐名利的人。

典故解析: “仲先”是魏野的字,历史上魏野以隐居著称,诗中提到他,强调隐士的高洁与世俗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称,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陆游一生多次参与科举考试,屡屡失利,晚年则隐居于浙江,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陆游在诗中表达对隐士生活的钦佩与对市井名利的厌倦。这首诗创作于他对隐士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追求名利的人的不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崇高与世俗生活的卑微,表达了陆游对隐士的敬仰与对名利之人的讽刺。诗的开头用“君复仲先”将隐士与魏野的形象结合,暗示隐士的生活不仅是躲避世俗,更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接下来的“笔端亦自斡千钧”,则表明隐士通过文字的力量传达思想,虽然身处闲暇,却能有深刻的见解。最后两句通过“何况市朝名利人”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隐士的高洁与世俗的庸俗,暗含对追求名利的人的不屑与蔑视。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陆游的价值观,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复仲先真隐沦:指隐士的品格与志向,表明他们真正隐居在世外。
  • 笔端亦自斡千钧:隐士的文字作品具有惊人的力量,体现他们的智慧。
  • 闲中一句终难道:在闲暇的时间里,连一句话都难以表达出深意。
  • 何况市朝名利人:在市井中追逐名利的人更无法理解这种深邃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将隐士的文字比作“千钧”,形象化表达其思想的深刻。
  • 反讽:通过对比隐士与名利人,讽刺后者的肤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追求名利的人的批判,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隐士:象征高洁、清静的人生理想。
  • :代表文人的思想、表达与智慧。
  • 市朝:象征世俗的名利与纷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仲先”指的是谁?

    • A. 陆游
    • B. 魏野
    • C. 李白
  2. 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轻视
    • C. 中立

答案:

  1. B. 魏野
  2. B. 轻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都描绘了隐士的理想生活,但陆游更强调文字的力量,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游西山 暮抵高唐 襄州太守王候复岘山羊公祠 摸鱼儿 惜黄花 将归福州留别及门沈幼丹太史 笺经南隩烟云楼 同秩庭饮临江楼 都门送刘芳玖之官蜀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致之度外 走字旁的字 遵履 包含藄的词语有哪些 斗拱 西字头的字 巧立名色 学而后知不足 前马 采字头的字 光风霁月 抓札 包含盾的词语有哪些 阶街 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弄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沥胆濯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